分卷(117)(1 / 5)

你素来不是一个好玩的人。

李少怀小心的将她扶上马车,替她掀开车帘,柔笑道:那要看同谁一起出去。

马车内未掌灯,只有车窗外洒进来的灯火,随着马车使动,徒经街巷,灯光时而亮时而暗,方案上的香炉里的火星清晰可见,缝隙处不断飘着紫烟。

檀香扑鼻,元贞可是不开心?

没有。声音略有些低沉。

李少怀注目看着她,眸光闪动,几次欲言,都咬牙忍下了,讪笑道:那便好。

吁。车夫将马车停下,跳下车拉稳住缰绳,阿郎,大娘子,到了。

李少怀先行下车,伸手牵她下来,殿前司的俸禄可比枢密院要翻了好几倍,今夜我做东,元贞可随意。

赵宛如将手抽离,你的俸禄,不都上交了吗,你哪来的钱?

我...她连忙转移话题道:哎呀,元贞应该饿了吧,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角楼的梅花酒比宫中酿的还要好喝。

礼制所定,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平民两餐,而百姓正式的三餐制始于宋。

一直到深夜,都不见两位主子回来,几个女子坐在中堂的椅子上撑着脑袋,姑娘与姑爷竟然丢下我们,独自快活去了。

这不是还有小公主吗?

哎,你们说,姑爷会带姑娘去哪儿啊?

这个点里城外城的门都关闭了,也只能在里城吧。

我陪着姑娘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姑娘出去玩过,也就前些年从江南回来住进了许国公府。

姑娘喜静,你又不是不知道。

禁中呆久了人都会变得沉闷,好在是有姑爷,带着姑娘出去散心也好。

中元节的东京城街道上时常有人带着面具驱鬼,瓦子里的戏棚中也上演着扮鬼驱鬼的戏码。

城中一处瓦子旁,林立着酒楼,店邸,偌大的雅间内就坐了两个人。

雕花蜜煎?赵宛如平淡的眸中有了起色,好独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这雕花是药瓜做的么?

李少怀摇头,道:这是浦城的冬瓜,并非东京的。

三尺长的冬瓜上刻上了假山、龟、鹤、寿星、仙女,摆放在寿台上。

先前偶然路过这家殿,便记下了。

雕花实在太好看了,弄得她都无从下手,如今民间的厨子,真要赶上王公贵族家里的私厨了。

可见宋之繁华。

繁华,不是仅凭一道菜的。

所以,我来带元贞瞧瞧这东京城。

我生于东京,长于东京,怎会不知道。

真的吗?

真的,不许反驳。

...她想笑,但是又不敢笑,最后强忍着,拍了拍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