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1 / 5)

听着赵宛如的话,刘娥暗惊,从江南走了一遭,什么时候她的心思变得如此缜密了,不周全?

母亲是想拉拢丁家,女儿知道,但未必就只有这一路可走,母亲想啊,丁绍文身为丁家长子早已经过了适婚之龄却迟迟未婚,是为何?明显是盘算好了,先前我年幼他们不知我,但是母亲您居于后宫数年,爹爹对您言听计从他们是知道的,人心难测。

我不同意你的说辞,对于丁绍文,就如你所说的,你对其所知甚少,你如今认识尚浅,有些东西看不透彻,我不逼你,但是你也不要否决的如此快,他如何,你可细细观察,莫错失良人。刚刚内侍班送来名册与画像,赵宛如拿着丁家四郎的画像盯了老半天,让刘娥觉得赵宛如终归只是个小姑娘,识人断物难免弱了些。

赵宛如也知道母亲一直以来是将自己当作孩子看待。自己重活一世,即便知道周围满是豺狼也是急不得的。前世正是因为自己的稚嫩,加之母亲给她施压以及一些旁的原因,被逼无奈下才入了圈套。

说到底她与母亲都是被利用的人罢了。

如今一时间想要改变母亲的想法过于艰难,毕竟前世她自己都是到了最后才看清丁绍文的真面目。

丁家是可以利用的,但是绝不能放任以及信任。

张庆按她的吩咐游走了一遭翰林院,近几日翰林院事情多,入了夜还有人值班留守。张庆为官十余载,早就在各大院殿官员之中游走的游刃有余。

姑娘,翰林贡举名册内上千人,属下都一一盘查了,又询问了翰林院这几日负责整理名册的几个官员,确认了李将军的儿子李遵勖未参考。

赵宛如停下步伐侧头看着张庆,挑眉深思,为何...

李遵勖是端拱元年生的,与万寿长公主同岁,官家有意在明年春闱的举子里替长公主挑选夫婿,属下斗胆猜测会不会是李遵勖不愿尚公主...

今日留守翰林的是谁?

翰林学士钱怀演。

张庆刚刚说完,钱怀演就出现在了大庆典的前面离他们不远处。

可巧呀,钱学士。赵宛如柔和微笑走近。

钱怀演带着下属拱手作揖,殿下怎的深夜在这庭院内,是要出宫去吗?

适才爹爹嘱咐我去探望许国公,国公是国之栋梁,前不久递了辞官的折子,爹爹觉得惋惜,想让宛如去劝劝。

吕蒙正是太子太师,也教授过赵宛如,与赵宛如关系颇好,但是深夜去难免会让人多想。

原来如此,只是夜深了,殿下需多加小心些才是。

赵宛如笑着点头,才注意到钱怀演身旁站着一个恭敬的年轻人,于是开口问道:这是哪家郎君,这般年轻就跟随您在翰林供职了?

是王制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