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科技最狂潮> 第93章 我蛮夷也!

第93章 我蛮夷也!(2 / 3)

然西方已经垄断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天才,那么我们只能用笨办法,拿人数去堆!”

啪~

高原按动笔记本回车键,投影机当即投射出一张图表,那是银河之眼的组织架构。

银河之眼仿佛无数的神经元一样,复杂玄奥,向外发散,并相互连接,最终汇聚在中央的原点。

“我把这个依据数学模型和人脑神经元结构建成的体系,叫做银河之眼。”高原介绍道。

“银河之眼?”

“好神秘的样子啊,似乎是某种经过特殊设计的数字大脑?”

“的确像神经元模拟大脑。”

“欧洲不是有个蓝脑计划么,试图模拟人脑的86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突触。”

“蓝脑计划已经失败了,目前神经元计算机做最好的,是北美ibm和斯坦福,英国原本有个arm公司,也做神经元计算机研究,可惜已经被英伟达收购,变成了北美公司。”

“妈的,计算机科学这一块,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总绕不开北美霸权!”

“没办法,谁让人家先进呢,听说我国目前浙大做的不错,他们的达尔文仿神经芯片,已经做到第二代了。”

员工们议论纷纷。

目前昆仑公司这批研究员,水平还是不错的,领头十几个人,都是从各大科研院所挖过来的·。

只不过大多数重要工作都是高原在做,众人只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显得比较打酱油。

这也是高原一定要改革研发体系的原因之一,传统研发体系各自负责一块,无法发挥所有人的潜力,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现在我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银河之眼计划。”高原目光扫视所有人,带着兴奋说道。

总的来说,银河之眼计划有三大特点,超级数学模型,类人脑神经元结构,以及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高效率指挥官。

数学模型决定了研发任务的拆分和重组,各个研究小组宛如神经元一般,即独立运算,又相互连接,指挥官自然就是高原了,他掌握系统带来的知识,引领最正确的方向。

“每个研究小组将由一名组长和十名研究员组成…”

“小组协调员,必须由数学系毕业生担纲,因为会涉及到算法分配的问题…”

“支援组没有固定岗位,例如李长兴负责硫化化学支持,任何小组遇到硫化方向的问题,首先寻求硫化支援组帮助,无法解决,就转交给更高一级的攻坚组…”

“研究任务的分配,不会交给人力资源,而是由算法自动确定…”

“大型课题组一共有十二个,直接由我负责…”

高原语速飞快的说着,渐渐,大家脸上的神色从疑惑到凝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