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科技最狂潮> 第73章 固态电池!天马行空!

第73章 固态电池!天马行空!(2 / 3)

三元锂电池,其实就是电池正极中,含有百分之八十的镍,百分之十的钴,再加上百分之十的锰。

在最开始的时候,正极元素配比其实是523,后来进化到622,最终定型为811,电池界公认,811三元锂电,是目前技术最先进,容量最高的方案。

而811电池的缺点,是不那么安全。

曾经有人拿宁德时代的811三元电池,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对比,同样是穿刺导致电池破损,刀片电池基本没事,811三元电池却着火了。

高原沉声道:“通过这张图大家不难发现,国内电池厂商已经在技术上,持平松下为首的全球一线企业,而在产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早已经完成了绝地反超!”

“仅仅几年前,我们还没有这么多优秀的三元锂动力电池生产商,如今我们不仅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等等优秀厂商,还完成了从电池原材料,零部件到电池生产组装全产业链的构建!”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起码在电池和新能源这一领域,咱们无需妄自菲薄,无论是特斯拉也好,奔驰和宝马的插电版汽车也好,你把它们拆解开,里面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国内产业链的杰作,所谓芯片依靠英飞凌,电池依靠松下和lg,电控依靠大陆和电装,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这年头儿用国产货,不丢人!”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自己这个方案,请看投影。”

随着画面闪烁,众人看清了固态电池内部结构,竟然是由不知多少亿万个轨道组成!整体呈蜂窝状!

这些蜂窝轨道直径不到一百纳米,保证锂金属在电池运行时被完全固定,不会脱电触碰到离子,也不会有副反应形成钝化膜。

根据高原的设计,固态电池正极将不再采用镍和钴,这两种金属不仅昂贵,毒性还很大,高原提出用锰和氧离子作为正极材料。

问题是,在电池反应的过程中,氧离子会变得具有流动性,可能导致它们从正极中逃逸,所以需要用熔融盐,对氧离子表面做镀层处理。

总的来说,高原打算用昆仑公司擅长的高分子材料技术,在电池内部建立无数蜂窝状纳米轨道,来控制锂金属散布,这样一来呢,反应在轨道内完成就可以,传统电解液被彻底放弃。

另一方面,高原还改良了电池正极,使用廉价但性能更优的锰和氧离子。

于是,固态锂电池做到了更高密度,更安全,更廉价,三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重大改进。

呼~

看明白高原技术路线的同学,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真的做到了!高总真的做到了!”

“纳米轨属于电池结构创新,锰和氧离子的引入,是材料创新,给氧离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