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黑铁时代> 第135章 可靠性与契卡

第135章 可靠性与契卡(2 / 4)

,新式犁耕,牛耕的使用,新式农用工具的使用……威廉将这些具体事务分成了几分,同时在管理农庄人员的分组上用了心思。

一般来说,每一个农庄的管理人员是四到六名。四种出身的文员都有包括,分配是平均的,而不是将同一种出身的人集中。

同时他们每一个人,都只接触到了新式农耕技术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这样一来,一,是他们只能掌握一部分技术。二来,因为他们所处的阶级不同,所产生的矛盾。文职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所以他们的交流也不会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泄密的几率,就大大的降低了。

当然,威廉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而且是副作用很大的权宜之计。

幕后推手挑起的同僚之间的矛盾,以及有偏见的用人方式会引起文员们的离心,互相拆台,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同时更糟糕的一点是,这样像是放贼一样的防备自己人——至少是名义上的自己人,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作为迈斯提亚的实际缔造者,以及整个公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威廉希望自己的内心圆满而没有漏洞。至少,也不应该是这么大,这么明显的漏洞。

所以说,威廉希望,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里,尽快将自己的情报机构组建起来。用一个拥有搜集情报,破坏,刺杀,收买,对内监视,防止泄密以及反间谍功能的“国家安全系统”,一群专业的反间谍,反情报人员来降低泄密的可能。如果有必要,他们也会用暗杀,威胁等手段,去对付那些叛徒。

说起来,对于专业的近现代情报机构的重要性,威廉再清楚不过了。

同时他也知道,情报,间谍,机密事务等等诸多概念在这个世界,也像是许许多多的新事物一样,并不是广为人知的。

威廉并没有一个能够快速有效获取情报的体系,所以他同样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已经有人组建起了近现代的间谍组织。

不过,以社会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断,这种可能性并不太大。

或者单一的,不成体系的密探,以及间谍组织的雏形,还有一些兼职情报贩子的商人,扒手已经存在,甚至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成体系的近现代间谍组织,多半不可能有。

原因很简单,一个成熟的近现代间谍组织,需要花费的金钱,物资,人力与精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绝大多数国家仍旧处于封建制度,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国王与领主们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比较而言,比起间谍组织什么的更重要的地方多了去了。国王们就是想要花钱,不太可能花在那里。

尽管在最近的一段历史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哲学思想与国家组织形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