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83章 正国本(圩九)洋为中用

第283章 正国本(圩九)洋为中用(2 / 9)

馨问道:“这么惨,应该不至于吧?英国人跑去印度的时候应该已经是清朝前期,以当时欧洲的火器水平,面对印度人那不是横扫千军如卷席?”

“哼哼,英国人是有欧洲火器,但当时的莫卧儿帝国也有啊。”高务实摆手道:“1685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四年,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发动了针对莫卧儿帝国的侵略战争。

他们向孟加拉湾派遣了十二艘战舰,配备了两百多门大炮和一千余名士兵,舰队由公司董事约瑟亚·柴尔德爵士指挥。为了能够迅速在占领区建立经济秩序,英格兰战舰甚至还携带了全套的铸币设备。

这样规模的武装力量,相比于当时欧洲的海外殖民侵略规模而言已经相当庞大,因此柴尔德爵士对于自己即将取得的胜利毫不怀疑。但是有点不巧,彼时的莫卧儿帝国正巧处于最后的辉煌时期,其皇帝为奥朗则布——哦,他的爷爷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贾汗吉尔,而阿克巴正是他的太爷爷。

这位奥朗则布可以说是莫卧儿帝国最后的余晖,他早年任德干副王,1657年至1658年,其在激烈的皇位继承战争中击败了三个兄弟,并囚禁了父亲,成为莫卧儿皇帝。

此人登基后,采用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手段,分别征服比贾普尔和高康达王国,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扩大到除最南端外的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刘馨笑道:“莫卧儿帝国最后的一个狠人?”

“差不多吧。”高务实道:“所以1685年的时候,奥朗则布的统治正值鼎盛,怎么可能容忍英格兰人这种摸老虎屁股的行为?双方一言不合立刻开打,英国-莫卧儿战争爆发。

当时英格兰人自恃火炮先进,却根本不了解南亚次大陆的基本情况,这些来自欧洲西北部的士兵完全受不了南亚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水土不服,疾病从生,一开始就导致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而莫卧儿帝国这边呢?他们的火器水平并不低,因为法国人、葡萄牙人都不愿意看见英国人也来印度横插一杠子,因此给莫卧儿帝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当然,这是要收钱的,不过奥朗则布当时不缺这笔钱,于是莫卧儿军队装备了同样先进的欧洲火炮。”

“等等!”刘馨忽然叫停,问道:“法国怎么来的,又怎么会和葡萄牙人站在同一战壕里支援莫卧儿的?”

“法国的红衣主教黎塞留你知道吧?就是他成立了法国东印度公司,然后不断派人探索,最终一个殖民队于1668年抵达印度古吉拉特地区的苏拉特,建立起了第一个位于印度的殖民据点。

法国人此时垄断不了任何一桩贸易,因此只要能赚钱,他们什么生意都做,卖军火自然也不例外——反正他们在当地没有多大的殖民地,也不担心印度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