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77章 战后波澜(十二)臣以为可以

第277章 战后波澜(十二)臣以为可以(2 / 5)

看,土默特的实力要远胜于科尔沁,更别说土默特对鄂尔多斯部也有极大的影响。故我左右两翼虽皆为臣属,然左翼强而右翼弱,此点尤其需要重视。

按理说,土默特归顺已久,无论是现任顺义王把汉那吉,还是其子前军都督佥事额尔德木图,都是忠贞之人,为朝廷守边征战竭心尽力,是不太可能背叛朝廷的。然而国家大政之制定,不能全凭其个人忠心而论,故我官军布防亦当有所侧重。”

申时行对他这段分析颇为欣赏,赞许道:“好,鸣泉公此言乃是正理,国家之大政确实应该对事不对人。既然如此,鸣泉公的想法想必是大兵在西,小兵在东?”

梁梦龙道:“大致如此,不过却也并不完全。依梦龙之愚见,倘我大军为十分,则当以三分在中,即大宁;三分在东,即察罕浩特;四分在西,需在大宁以西另择一城以驻之。”

他这样一说,申时行却就皱起眉头来了,虽然因为梁梦龙刚才事实上帮他一手,有些话不便说得太不讲情面,但还是不由得迟疑道:“塞上恐无合适城池,若是如此,朝廷岂不还要再费一笔巨款来修建新城?”

申时行毕竟是首辅,虽然军事方面不太懂行,但花钱这一块儿他还是需要关心一下的——哪怕真要花钱其实应该是高务实头疼的事。

但这还没完,次辅许国也对此有些质疑,问道:“方才鸣泉公说驻军当有侧重,但除却大宁核心之外,西驻四分兵,东驻三分兵,这其中差距也忒小了些,哪里称得上侧重?”

阁臣还在商议,朱翊钧作为皇帝此时不会随意干涉,但申时行和许国这两个问题他也觉得有些道理,因此立刻朝梁梦龙望去,想看看他如何回答。

梁梦龙听了却很淡定,微笑着先朝申时行道:“元辅,塞上筑城一事其实也没那么难,前元都能做好的事,咱们大明岂有做不好的道理?何况这次筑城与新筑大宁不同,无须担心防务问题,所费将远小于筑大宁新城。梦龙虽非计相,但如今环洲公也在,诸位可以向环洲公证实一二。”

吴兑迎着数道灼灼目光,坦然道:“不错,所费当不超过新修大宁城之半数。”

申时行沉吟道:“大宁城前后花了七十万两……”

这次他才起了个头,吴兑便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道:“元辅这算法可不对,大宁城修城本身的花费尚不及二十万,不仅前后用了大概三年时间,而且还包括了瓮城、内城以及官衙、军营在内,倘若分摊到每年,所费不过七万两罢了。

而所谓七十万两,剩下那五十万两更多是消耗在调动兵力、充实城中民众等方面,算是迁徙之费,而非建城之费,焉能笼统而论?”

这一次王锡爵插了一嘴,为申时行辩解道:“无论何费,总归是花在了大宁城不是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