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76章 伐元(廿一)图们托孤

第276章 伐元(廿一)图们托孤(2 / 5)

是胜负优劣的“胜”。

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力对比不同的“称”;敌我兵力对比“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结果。

因此,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实力强大的胜利者统帅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就是你此前经常和本汗说的‘国力’了。”图们听完沉沉点头,道:“明廷国力强大,但以往总不能用好,后来有了高家伯侄,这股力量渐渐便能聚拢起来且如臂使指,我蒙古勇士虽然善战,可一旦沦落到只能和明人拼消耗,便迟早只能一败……你接着说吧。”

“其二,高日新此人虽未必机巧百变,但其胜在用兵谨慎。此即兵法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故其虽非天生将才,却总能慢慢形成胜势,直至不可逆转。”

“这段本汗倒是听得懂。”图们点头道:“是说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与敌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

也就是说,善于指挥战争的人,必须掌握‘自保而全胜’的道理和法门,这样才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大汗英明,正是如此。”布日哈图颔首道:“高日新领兵,总是先求不败,然后求胜。当年沙城之战,他守我攻,他有坚城可倚靠,有大炮可伤我。我部骑兵,若论来去纵横,固然在他之上,但耗在城下却难有寸进,早晚必走,他何虑哉?

大汗当日也正是明白其中道理,因此在试探过后,见其不露破绽便撤军而走,此正道也。即便再历一次,臣想大汗也必是如此抉择。既如此,又谈何‘拼得伤筋动骨也要强攻拿下沙城’之说?”

“不过一时感慨罢了。”图们兴味索然地摆摆手,道:“不说当年了,你说说他第三个百战百胜的要点。”

“这第三点,便是其深知‘气胜’之理。”布日哈图知道图们必然不懂,不待他开口询问,自顾自解释道:“兵法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