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35章 《通航条约》(下)

第235章 《通航条约》(下)(2 / 5)

免出现问题。

[注:高珗原任升龙警备军司令,因为警备军一直有轮职制度,所以后来他又调任金港,直到此次调任定南。]

按照高珗所说,火器化军队成败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纪律必须令行禁止,就如同老爷所说的那样,必须“使士兵畏惧军法甚于畏惧死亡”。

第二才是火器技战术的掌握程度,这一点相对简单,保持高强度训练和定期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此外就是多搞实弹射击。总之就是要舍得花时间,更要舍得花钱。

花时间的问题好办,黄芷汀现在等闲也没仗打,政务方面又基本交给了高孟男这个专业人士。其他几支警备军由于当地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了,也没有太多重大任务必须由她亲自来决定,因此她有大把的时间放在练兵这一块。

麻烦在于花钱这里。京华当然有钱,但定南城现在有些像无底洞。虽然内城建立之后陆陆续续搬进来不少贵族、官员和富户,连带着已经有一些商业活动,高孟男那边可以开始逐步征税,慢慢“回血”,但总体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目前京华方面的预计是至少要王城建设完毕,才能保证收支平衡,而在那一两年后,定南城的财政才会开始有盈余积累,继而可以考虑继续建设外城——外城建设的任务京华是不打算继续投入巨资的,要靠定南城自己努力了。

简而言之,黄芷汀不是不能找高务实要钱,高务实也并非就拿不出这区区八千人的训练花费。只是,她总觉得自己作为妻子,为夫君分忧才是分所应当的事,老给他添麻烦就太不应该了,所以这笔钱得自己想办法。

办法也没多的地方好想,自然还是得看她在海东的那块领地。海东不算穷,但它虽然靠近红河三角洲,却偏偏正好在三角洲之外,灌溉方面肯定差一些,也不算良田阡陌,所产粮食只能算多少有些盈余可卖,却赚不到多少钱。

赚钱方面现在主要靠两点,一是制糖,这地方靠思明府,同样是很好的糖产区,而且糖的销路又不必担心,直接转手让京华销售也不可能被坑。

二是卖煤,高务实当初把海东分给她就有一个原因是这里有后世越南最大的煤矿产地——此时的海东府囊括后世越南的广宁省全域,而该省是越南煤矿主产区,矿脉长达200公里,储量预计高达36亿吨。

而且该区所产煤炭热值高、灰分低、没有烟,质量很高,几乎可以说世所少见,久负盛名,长期出口亚洲、欧洲、大洋洲等地的许多国家。

但是问题不是没有,主要问题就是现在南疆地区需要用煤的“工业”集中在安南中部的河静-金港这一代,而且也不多,最大的用户就是京华在河静的钢铁厂和金港的军火厂,其他就都是小打小闹的散户了,消耗量简直跟不上煤炭产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