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20章 北洋远征(十)

第220章 北洋远征(十)(2 / 5)

还能用的坚决不补,还能补的坚决不换”,以免功赏降低甚至挨罚扣钱。

此时高木三表示一切后果由他负责,那就是给大家全都放开手脚了。帆缆长和水手长立刻再次动员自己手底下的人,争取好好表现一番。

实心炮换了链弹,双方距离又不算特别远,互相之间的损失也就都开始变大起来了。本来按理说,西班牙人的舰载火炮更适合发射攻击距离相对较近的链弹,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京华的“硬帆舰队”不仅在射速方面似乎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且链弹对他们的损伤效果也远不如预期。

链弹本身是用铁链连接的两半铁球,一起塞到炮膛内发射,炮弹飞行中铁链会被离心力拉开,成为“甩着旋转”的运动状态,比较容易挂断敌舰较细的桅杆,也能削断缆绳或者扯开帆面。

这个情况导致了一些战前双方都没料到的现象发生:

原先高木三只知道软帆被链弹损坏后,容易被风拉扯而使破洞变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只能弃用。

然而眼下的问题在于菲律宾北部外海的风并不算很大,而西班牙大盖伦船的船帆似乎质量又特别好,明明他们的帆面光高木三肉眼可见的都被打坏了好几处,可直到距离一步步拉开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破洞变大”这一理想情况。

“破洞会被风扯大”的理论是高务实说的,而“老爷不容置疑”又是高木三心中的信条,因此他只能在心里遗憾:TMD今天这风不得劲啊!

不过,“破洞扯大”虽然几乎没有出现,但高木三却意外发现了软帆战舰的另外一个弱点:它们船上的缆绳实在太多、太密了。这就导致只要打过去的链弹足够多,哪怕碰运气都能时不时打断它们不少缆绳[注:其实绝大多数是支索]。

这些缆绳大多与帆面的各个部位相连接,软帆需要它们来使自己展开、顺利吃风。甚至这些缆绳(支索)还有保持那些高大的桅杆能够稳稳当当立住的作用。

结果当它们被打断太多的时候,就开始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西班牙舰队的旗舰“圣安东尼奥”号就因为前桅的某侧缆绳被打掉太多,吃风时的受力明显出现了问题。

在此时这样激烈的炮战中,西班牙水手显然来不及马上把帆面撤下来——以两类帆对比来说,此时的软帆是升帆快而撤帆慢,硬帆则是升帆慢而撤帆快。

硬帆之所以撤帆快,主要是由于它的帆面有支架,所以撤下来不必先解掉那许多细细密密的支索。而它升帆慢也出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有支架所以重量比较大(单说帆面重量)。原历史上英国人对的耆英号的记载也说明了这些特征。

硬帆船也正是由于没有那许多的支索,因此帆面总不能做到软帆那么大。高务实之前和船厂提出过这个问题,问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