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217章 吸储(中)惊呆

第217章 吸储(中)惊呆(2 / 5)

分畏惧,七分羡慕。

高务实却在心中暗暗叫苦,他此刻站在大厅之外,已经能听到里头“咿咿呀呀”之声。这个天下第一大的假文人宛如被掀了老底,丝毫感觉不到什么文雅诗意,只觉得自己已经隐隐有点脑壳疼了。

但皇帝这么大的荣宠,他又不能拒绝,只好乖乖随着朱翊钧进去。

这两位一进大厅的紫檀高门,四道目光立刻迎了上来。身穿寻常官宦之家女眷服饰的王皇后与永宁公主立刻站了起来,朝朱翊钧迎过几步,先后一福。

皇后开口道:“妾身见过陛下。”然后永宁公主再道:“见过皇兄。”

高务实心中暗道:我就说嘛,皇后见到皇帝果然不是自称“臣妾”的,电视剧委实误我。

原来他穿越前每每看到古装剧,不论是秦汉唐宋,还是元清异族,只要是皇帝,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自称臣妾。尤其是《甄嬛传》后,好多人还都学会了一句“臣妾做不到啊!”但他在穿越后自己也读古书,发现按照制度而言,在这“古代”的皇宫中后宫佳丽在皇帝面前似乎并不应该自称臣妾。

臣妾是什么意思?是西周、春秋时对奴隶的称谓。男奴叫臣,女奴叫妾。《书·费誓》中说:“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亦作为所属臣下的称谓。

《左传·僖公十七年》则写道:“男为人臣,女为人妾。”又指“臣的妻妾”,乃是低阶级对高阶级谈论到自己妻妾时所用的称呼。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如《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

“臣”在甲骨文中是一个竖着的眼睛,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人首俯则目竖,所以像屈服之形者。”《说文解字》曰:“臣,像屈服之形。”《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说:“臣谓囚俘。”意思就是说,“臣”是被抓获的战俘。

以上这些就是“臣”的本义,抓获的战俘如果不杀,就成为胜者的奴隶,所以“臣”之一字,在早期就专指男**隶。

到了后来,这个字开始有了变化,如《说文解字》还说:“臣,事君者。”

“臣”的这一种用法就是男子对君主的自称了,《左传·僖公五年》:“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这是宫之奇对虞公说的一段话,宫之奇在虞公面前就自称为“臣”。

那么妾呢?甲骨文的“妾”字,下面是个“女”字,上面是个“辛”字,“辛”就是一把“平头铲刀”。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