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1392章 丰臣与岛津(上)

第1392章 丰臣与岛津(上)(2 / 6)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萨摩人个个勇猛彪悍,朝廷的军队试了试,发现还真拿不下他们。久而久之,也就懒得管了。不交拉倒,反正也没几粒米,不值当。

到了唐朝的时候,日本和唐朝打了一场战争,叫做白江口之战。此战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

日本人的特性是众所周知的,没被打趴的时候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打输了之后立马服帖得宛如死狗。所以这场仗之后日本就老实了,觉得自己只能算天下第二,大唐才是天下第一,因此主动派出遣唐使全方位学习大唐。

最早的时候,日本遣唐使是走的朝鲜半岛进入大唐,但是后来朝鲜发生了内乱,这条路没法走了,于是日本人觉得必须开发新航线,起点就选在了大隅国的隼人聚集地。

但是万料不到这事出了麻烦,朝廷派出的考察官员太过傲气,惹毛了脾气相当不好的隼人愤青们,于是他们抄起家伙把朝廷官员围住了。

朝廷的官员们当然很聪明,立刻展现了什么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即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隼人一看,就这?老子们还没动手你们就认怂了?

不过他们可能也很少碰到这种意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看看人家那可怜巴巴的模样,就说滚回去吧,下次别在大爷们面前装逼。

接下来的故事连猜都不用猜,这些官员们一回去就告了状。于是朝廷为了国内稳定,当然更主要的可能是国际和谐——万一这群蛮人下次把大唐来的使节给得罪了,那日本还混个屁?所以非常有必要好好整治一下隼人。

说干就干,日本朝廷先把日向国的一部分分出来做作为唱更国(后来改名萨麻国并最后定名为萨摩国),相当于设了个隼人特区,从此加强管制,并且在当地推行了新的纳税制度。

这个新纳税制度用后世的话说,特点就在于没有起征点。意思就是你收十石粮食那就交三石,如果你只收了十粒米,不好意思,你也得交三粒。

隼人们大爷当惯了,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当即就怒了。于是他们干掉了朝廷下派的行政官,举起了反旗。这一次朝廷反应也很快,当即拉了一万多人渡海讨伐隼人。隼人在只有一千余人的情况下展示了惊人的战斗力,硬是坚持了一年半,才因为断粮而投降。

对于日本朝廷来说,这场仗虽然是打赢了,但是赢得比较蛋疼,很可能属于亏本买卖。于是朝廷也觉得有必要换个方法,不能一味硬来,应该试试从中国学来的怀柔大法。

策略很快定了下来,具体来说,第一是人口迁移,把大隅国的隼人送到京城,让他们被同化掉;第二就是那个脑残的税收制度得改,于是被无限期延缓了。

由于大隅国的隼人都被送走,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