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1359章 南察风波(卅一)全能

第1359章 南察风波(卅一)全能(2 / 5)

这样的信心是蒙古人最担心的,大明在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对蒙古形成碾压之势,一旦其麾下的百万大军都不再畏惧蒙古铁骑,敢于蒙古骑兵做正面交战,则蒙古将来何以自安?

而这信心的来源,布日哈图思来想去,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务实的三次大胜都是以步制骑。

虽说高务实的三次胜利之所以显赫辉煌,前提是他的谋划总能让蒙古骑兵陷入不得不与之决战的窘境,而他又能形成局部优势,或包围或伏击,因此战果惊人。可是布日哈图不得不反问一句,在高务实之前为什么明军就做不到这一点呢?

道理并不复杂,原先的明军,你就是让他们包围了蒙古骑兵,也没法真正将其堵死,蒙古人只要真正面临绝境,一个冲阵也就杀出去了。

惟独到了高务实掌兵之时,明军不仅火力出现大幅跃升,而且拿出了一套专门对付骑兵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刺刀阵。

“刺刀阵”这个说法,本身来源于大明自己,这个极具欺骗性的名字连布日哈图都被忽悠进去了,以为明军以步制骑的关键就是刺刀本身。当时布日哈图也有些不能理解,刺刀能做的事情,过去的长矛手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为什么明军舍弃长矛阵而用刺刀阵?

多年以前布日哈图认为明军中长矛兵日趋减少是因为明军不敢肉搏,他们怯弱之极,只敢远远的用鸟铳等火器射击。一旦蒙古骑兵杀奔过来,顿时便作鸟兽散,任何阵型都是一溃千里,只有个别几支精锐部队能够立坚阵、打硬仗。

但个别精锐始终太少,如戚家军、马家军、李家军、麻家军等蒙古人的老对手,除了李成梁的李家军之外,就没有哪家能过万数。这点兵力,事急救场还算差不多,力挽狂澜于既倒那就难了,所以此时的明军自然不可能打出什么真正的大胜。

庚戍之变以后,大明取得的第一次可以真正称得上大胜的战争,就是布日哈图亲历的漠南之战。

高务实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开始被视为“文帅”的——安南之战虽然规模也很庞大,但大明主流人士不可能把安南看做蒙古这一级别的对手,所以安南之战在大明内部的成色稍显不足。

这场漠南大战,高务实的各项表现堪称完美,但正如大明内部也有人注意到的那样,布日哈图也知道此战的真正主力其实是土默特而非大明自身。高务实实际上是通过高超的政治手段,利用了强大的土默特铁骑给他胜利加冕。

常人即便发现这一点,也只会觉得高务实手段了得,能够“以夷制夷”,但布日哈图却发现了另外的重点。

不是高务实非要展现什么高超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清楚的了解到,仅凭明军当时自身的力量,打不赢漠南之战!

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垫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