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1195章 有诏

第1195章 有诏(2 / 5)

朴也以“恩相”相称。

不过,高务实此时似乎有些出神,闭上眼睛,口中还在喃喃念道:“小胜靠术,大胜靠德……”

戚继光心中一动,不禁哑然失笑,暗道:恩相果然法眼如炬,从高宫保这模样来看,他仍然还是“算计过甚”嘛!甚至看起来他现在恐怕要把这“德”都给算计进去了。

就好像方才对弈,他知道我必不敢赢他,所以随心所欲的落子,根本不加思索,反而累得我“既不好随便赢,又不好随便输”,只能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输得更“真”一些。

戚继光的这个想法,可能把“德”和“势”有些混淆,不过也没准在他看来,高务实身为上官,本身就代表了“德”,至少他自己身为其麾下将帅,若不尊重上官肯定是失德的。高务实知道这一点,因此肯定戚继光不敢赢他。

这便是将“德”也算计进去了。

只是,戚继光不敢肯定高务实现在思考的是什么,惟独能揣测一二的,就是肯定和今日之局势有关。

术与德?

高宫保到底想算计什么?

过了不知多久,戚继光才忽然听见高务实道:“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戚继光倒也读书,甚至还有《止止堂集》问世,但在高务实面前,让他谈兵则可,让他论道却实在有些不够自信,闻言只好道:“末将愚钝,惟知先恩相高文正公曾言:‘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今宫保欲开藩禁,末将以为正当其时。此即理也,何必管他人所是所非?”

戚继光这话倒让高务实有些意外,他都不知道戚继光居然也读高拱的著作,竟然知道高拱说过这话。

不过,这句话倒也是高务实自己非常认可的,尤其是他觉得高拱能说出这句话来,实在是表现出了一个真改革家的胸怀。

其实戚继光刚才只引用了这句话的一半,高拱的原话是:事以位移,则易事以当位;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注:此句出自高拱《程士集》卷4《孔子言权》)

事实上,也正是高拱这句话,确立了“隆万大改革”变法的理论基础。

这句话如果用最最简单的理解和概括,会是什么?

其实就四个字:与时俱进!

社会现实是会变化的,现实变化了,那么与之相适应的事也好、法也罢,都应该随之变化,否则如何适应?

不适应,就会坏事,直到亡国灭种!

虽然戚继光没有细论,但这句话似乎给了高务实一颗定心丸,他的目光坚定起来,缓慢而用力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南塘公所言甚是。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如今藩禁已成我朝之痼疾,我若不改,所求者何人?虽千万人,吾往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