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元辅> 第895章 燕京欢声动

第895章 燕京欢声动(2 / 3)

他的大汗之位,他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舔舐伤口,至少数年之内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论功都要从高务实开始!

高务实过去的辉煌又被再一次提起,贩夫走卒想起他不到十岁时便和刘显合作降服了百里峡响马,并将之改造成如今大名鼎鼎的京华商社;文雅之士想起他那冠绝大明的六首状元身份;士绅名流想起他曾经救济卫辉难民,得了万家生佛的美名;京中官员想起他在广西巡按任上不仅平定了数次叛乱,甚至“偏师定安南”……

哪怕是再如何反对实学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高务实这家伙,论能力那是真没得说。

一次成功,哪怕这成功再大,也有可能是侥幸,但倘若次次都成功,那就不可能是侥幸,只能是实力了。

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个说法:王学有王文成公,实学有高文正公,然王学后继无人,实学却有高龙文!

满朝上下大肆议论之时,不少官员上疏夸功,认为应该奖赏有功人员,内阁方面对此没做任何票拟,但却把相应的奏本直接呈去了司礼监。

意外的是,一贯只要高务实有功就恨不得重重有赏的万历天子朱翊钧,这次居然没什么反应,或者说反应有些迟钝——直到第三天时,他才在某本奏疏中批复了一句与此有关的话:“非朕不赏,不欲先赏也。”

哦……

这下大伙儿就明白皇帝的心意了:我不是不赏,我是不想在事情没有全部办完之前就赏。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容易体会:虽然现在已经立下大功了,可他此去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完成顺义王册封,之前的这些功劳都是以此目标为基础的,所以要赏就要赏个功德圆满,九十九拜都拜了,还差这最后一哆嗦吗?等完成册封之后回京,该赏的自然少不了!

好吧,这下子圣意是明白了,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又到了做选择题的时候。

要不要开始准备反对这次的封赏呢?

不到二十岁就立下这样的大功,将来……可不好办啊。

抱持这样心思的人,自然不承认自己是嫉贤妒能的,在他们看来,这既是为了大明好,甚至也是为了高务实好呢。

有人反对,当然也有人支持,实学派内部就对高务实这次的表现极其满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首辅张四维表示,请他不必拘泥于“避嫌”,高务实这次的功劳之大,所展现的能力之强,都容不得他这个做舅舅的因为要避嫌而故意压着。

因为时间关系,暂时还只有京师及京师附近的实学派官员来得及给张四维表达这样的态度,但是可以预计,过个十天半个月,就该有两京十三省、全国各地的实学派官员把条陈递到张大学士府,向首辅表达同样的意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