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大唐好大哥> 第446章 教育,立国之本

第446章 教育,立国之本(2 / 3)

赶紧走回来,一边说着一边问李世民国库有多少钱。

“你问这个干嘛,夏季征收已经完成,前几天户部才上报,扣除各种开支,现在国库里还有8000多万钱”李世民虽然疑惑李承乾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简单的和他说了下。

“才这么点啊!那留个2000w钱,其他的都交给教育部,我在让我姐调4000w钱,补足一亿钱,刚刚我已经和老二说了,今年下半年教育部的目标是在太原,云梦,齐州,汴梁,钱塘,蜀郡,萧关这些地方建成最少100所的小学,还有10所以上的中学,还有………”

“什么,你要让教育部在这些地方建立上百所的小学,还有近10所的中学,你疯了,你知不知道就泾阳现在也不过才二十所小学三所中学和一所高学”李承乾话都还没说完,李世民就一脸震惊的站起来对着李承乾说到。

“我知道啊,就因为知道,我才想说教育部的钱不够,而且老爹你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账,就一个泾阳,咱们才投了2000多万,但它的收益可早就超过了咱们投的钱,甚至已经成几倍的给赚回来了,这还不算那些学生成才后的收益,也没算民众自己投入进去的钱,这些才是大头,而为什么泾阳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就因为那些小学,中学,高学都落户于泾阳,它带动了整个泾阳的发展,而泾阳的发展,直接体现就是泾阳的整体税收的提升,不然你以为我六叔为什么会把手伸到泾阳”李承乾见李世民一时没转过这个弯,就给他好好的分析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用百姓对知识的渴望,来拉动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是这个意思吗?”李世民说完看着李承乾,等着他的答复。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这么说吧!教育那是永远不会亏本的事,咱们投入的越多,将来得到的也就越多,不管是最早投入的地区的发展,还是以后学生成才后带来的作用,对整个大唐都只有好处,而对大唐有好处,那对咱们李家也只有好处,因为大唐是我李家的,您说是吧!”李承乾说完看着已经陷入激动的李世民问到。

“没错,你说的没错,是这个道理,大唐是我李家的,只要它越来越繁盛,我李家也就越繁盛”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在那激动的喊到,他现在已经能想到未来的大唐会是一种怎样的繁荣景象。

“老爹,以前知识是被束之于高阁,那是因为各方面的制约,但现在制约知识传播的途径已经被咱们打通了,以后的大唐读书人会越来越多,但读书人多了,那明智也会被打开,以后在想用愚民政策制约百姓就会越来越难,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忠君爱国的教育,这是重中之重,所以这需要您把握好大方向”李承乾看着在那激动不已的李世民,开口提醒他。

“我把握个鬼的大方向,要想正真打开明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