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高贵> 农民

农民(2 / 3)

侦查小队那边也得到了他们期望已久的答案,有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向了农舍。

此地肯定不能待下去了,台郃悄悄转移了小队,在侦查小组隐蔽起来之后,那支由民众组成的队伍到了监工的房子前面。

这些人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与满足,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看上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们拿起了墙角摆放的农具,聚在房子前面。

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两个人站到了民众前的台阶上,其中一个还是太辉人。

小组成员呆愣愣的目视前方,那个太辉人开始讲话。

只见那人讲起话来吐沫星子到处乱飞,手脚并用,充满激情。那些听讲话的民众眼里放着光彩,还有人在欢呼。

等讲话的太辉人做出挥舞拳头的动作时,民众们更是爆发出了一阵喝彩。

“那个老外讲的什么呀?”

“不知道,听不见,幸亏咱们出来了,要不然这会儿就被堵住了。”

两个士兵面对着这一番活久见的奇景说着。

大壮要来了望远镜,他在那些手持农具的民众脸上认真观察,越是观察下去越是觉得怪异。

这种怪异是那种尤其违和的感觉,就像最不应该的地方出现了最不应该的人,也像一条瀑布正在倒流。

等民众们开始了耕耘,士兵们相互对视,都在对方脸上读出了不可思议,因为那个太辉人也在耕种,并且还有模有样的去教授别人。

能见到此情此景,人生足矣。

艺术家问百事通:“他干什么呢?”

百事通回了一句废话:“种地。”

“我知道在种地,他为什么教我们的人种地?不是不是,我怎么看这事这么奇怪呢?我们已经被太辉人击败了吗?这里已经成了他们的地盘了吗?”

“别什么事都问我,你偶尔自己动动脑子行不行?”

“不是啊,这太诡异了。自由民在种地,一个老外正在教我们的人使用工具,我们的人特别高兴。这,这不对吧?”

“你少说两句。”

在民众如火如荼的耕耘中,寒冷已经消失不见,每个人在幸福中大汗淋漓,他们对那个太辉人表现出了发自内心的尊崇。

小队里的矮个子看了一圈后问道:“那个闷葫芦呢?哪去了?”

几个士兵不屑的撇着大嘴,尽是不满的情绪。

这里说的闷葫芦指的是让白,那个沉默寡言整天保养枪支的怪胎。

端着望远镜观察了好一会儿,大壮慢慢移动到台郃身边,他语气沉重的说道:“那些人是民巴。”

曾几何时,这个称谓是避之不及的,诸如艺术家等人,别说是亲眼见过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