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大明文魁> 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

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2 / 4)

,令申时行对自己态度有了改变。

官场上一点嫌隙猜忌,都会为后来之事埋下一个种子。

林延潮之所以有今日都是托申时行,但为官越久发现自己的政见与申时行越是南辕北辙,下面二人关系如何继续也是一个两难之事。

礼部侍郎于慎行当下禀道:“这是礼部议的海刚峰的几个谥号,请两位中堂看过。”

于慎行递了一张条子上去,申时行看了后道:“吾以为这忠介二字甚好,忠正而耿直,元驭你看呢?”

王锡爵道:“正如元翁所言,其余虽也不错,但都比不上忠介二字。”

申时行对于慎行道:“为臣者当以直道而事君,这一次礼部拟的谥号甚好,就拟忠介二字吧。”

于慎行道:“多谢元辅夸赞。还有就是追赠之事,本部议过后,打算追封海刚峰为礼部尚书。”

海瑞历史上追赠是太子太保,因为他最后任官是正二品右都御史。

申时行闻言也没有反对。

林延潮禀道:“半个月前,福余部使者朝贡时,于午门拔刀连伤三名宫中侍卫,此举实为对陛下之大不敬,此事我等议了本当以重处,再免去其与本朝互市的资格。”

“但是又念福余部乃先皇封了朵颜三部之一,有从龙之功,这几年也是一向恭敬,不比泰宁部屡屡犯边,万一重责福余部,令其投向泰宁部,易导致辽东边情不安,特别是东国朝鲜,日本情况尚且不明,在这时候辽东更不可乱。”

“所以下官的建议,是将这名使者先扣押在京,再派官员去辽东福余部沟通,最后只处罚伤人者一人即可,不要牵连福余部。”

听了林延潮的话,王锡爵道:“宗海,此举向番邦太示弱了一些,此事一出言官们可都是要重责福余部啊!”

林延潮当即道:“启禀中堂,下官询问过四夷馆当日蕃使为何失仪,原来是两边言语不通,兼之当时天色不明,对方又不熟悉宫中道路走错了门,最后面对侍卫要缴刀时,对方不肯这才伤人。”

“这一切原因在于会同馆事先没有教导好蕃使朝贡的礼仪,此事失责在于会同馆,也在于礼部。”

申时行与王锡爵对视一眼,深感林延潮不容易。

蕃使在宫里伤人,明朝言官认为对方要图谋行刺大明皇帝。

一并上书不仅主张处死这位蕃使,停止与福余部的互市,甚至主张出兵攻灭福余部。

不过用屁股想,也知道蕃使是不可能行刺天子的。天子都免朝两年了,朝见也是一个形式而已。

申时行,王锡爵他们可不糊涂,知道大部分言官利用此事来表忠心,表气节的。

但是你要因此事压人家,就很容易背负骂名,成为主和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