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逍遥小闲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不要在路上把白一弦咔嚓掉?

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不要在路上把白一弦咔嚓掉?(2 / 3)

建立的。

但科举制度,竟然从建立之初,就非常的完善了。听说是隋初的一名官员,向隋朝的皇帝推荐的这种制度。

隋朝皇帝取用了这个建议,并在全国推广。

白一弦认为,一项制度诞生之初,往往都不是完善的。而这个时代的隋朝,建立的科举制度如此完善,据白一弦猜测,说不定很有可能,是当时的隋初,也出现了一名穿越者?

毕竟他都能穿越到这里来,说不定别人也可以穿越到隋朝啊。不然不能解释这一切。

而隋朝之后的唐朝虽然没有了,但燕朝的太祖皇帝却觉得这科举制度,利国利民,所以便沿用了下来。

燕朝的科举,只有一些微小的地方不一样。

比方同样是由县试、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部分,考过县试之后便是童生。

但由于燕朝有官学,所以,只要能考进官学,便可以称为童生,而不用参加县试了。

没有考进官学的,则需要参加县试,通过之后方为童生。县试不过,无法参加府试。

文远学院就是官学,所以白一弦现在已经是童生了。刚开始的时候,白一弦还不知道这一点呢。

后面的到没什么变化,成为童生之后,便可以参加府试,通过府试,便成为秀才。

府试是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的,白一弦将自己的情况一说,常夫子虽然感到有些可惜,但这正是白一弦孝的一种体现。

那种为了自己的前途,连亲生父亲都不管不顾的人,品行才有问题。那种人,常夫子也不喜欢。

所以,他并未劝说白一弦,而是叮嘱他,若是可以,还是尽可能的赶回来。因为燕朝的科举制度是两年举行一次的,错过这一次,就要再等两年。

常夫子觉得,以白一弦的才华,多等这么两年,实在太浪费了。

常夫子此刻还不知道,白一弦的父亲白中南,是极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而哪怕是判刑而死,白一弦也是属于孝期,三年之内需守孝,是不得科举的。

告别了常夫子之后,白一弦便直接离开了杭州府,继续上路了。

燕朝的首都是在长安,路途遥远,以白一弦这马车的速度,若是一天行驶五六个时辰的话,大概需要二十来天才能到达。

要是快马加鞭的话自然快的多。但白一弦不会骑马,就算现学,也来不及了。

而且骑马可不是那么舒服的,白一弦是个弱书生,若是快马加鞭,恐怕一天他都受不了,大腿根非得磨出血不可。

所以,无奈之下,也只好乘坐马车了。

白一弦也不知道审案的具体时间,生怕自己去晚了,所以让捡子将马车赶的飞快,争取早一点到达。

而就在白一弦上路的时候,原本在京城搅动了风云的几位皇子也都在暗暗的蓄势待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