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时间差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时间差(2 / 3)

破坚城的红衣大炮不足,使得两次东征都被坚城所阻,功败垂成。

如果李定国不急于求成,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四五万兵马,像孙可望在云贵一样一面强力推行军屯,收编土司兵,一面攻略廉,高,雷,罗定,琼州等粤西边缘地区,收编广东沿海的水师,获取火炮弹药,以广西和广东五府,八九万顷田地,两百多万人口,又有海贸之利,足以在两三年内练成七八万精兵。

到了那时,洪承畴的西南防线未成,便是李定国一军之力,收复广东也必然不成问题。

不过,现在李定国不需要经营两三年,岳阳城之战缴获的红衣大炮大部分都在他的手里,攻破坚城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尚可喜最害怕的就是这一点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在新会固守已经没了意义,若是肇庆城内兵力不足,李定国很容易就能破城,耿继茂去救援,也不过是羊入虎口罢了。就算耿继茂不去救援,肇庆破,三水不保,三部人马被分割包围,不过是逐个击破罢了。

所以,得到消息的尚可喜当即联络线国安,打算以最快速度突围,撤回广州,依靠重兵固守城池。

毕竟,以他对耿继茂的了解,这个家伙大抵是不会去救肇庆的,现在尚可喜只祈求李定国慢一些,不要那么快攻下肇庆,不然他就没时间撤回去了。

不得不说,尚可喜还真是三人在最老谋深算的,他猜得果然没错:耿继茂原本要率部支援肇庆的,但是刚过三水,前锋便遇到了高文贵所部,双方意外交战,一时打得难解难分,然后耿继茂就放弃了支援肇庆的念头,改为屯兵三水县观望局势。

只能说,李定国围点打援的计策是好计策,但是尚可喜和耿继茂的谨慎,却是超乎想象的,李定国在这一点上,确实低估了他桂林、衡州两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影响力。

换言之,广东清军在没有八旗兵主力压阵的情况下,是万万不敢与李定国决战的,但又对八旗兵,对满清朝廷则抱有极强大的信心,而由此而来的战略收缩也使得李定国除了强攻,一步一步拆除广州外围的清军堡垒外,别无他法。

大多数时候,战争便是这样的,没有那么多巧劲和奇招,只能是凭着实力硬啃!

李定国接到了高文贵派人传回的战报之后,便已经明白了清军的意图,他也不再执着于在城外歼灭广东清军主力,立马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强攻肇庆的计划。

“本王刚刚接到高文贵的战报,耿继茂现在已经退到了三水观望,随时可以撤回广州。窦名望传回的军报显示新会城内的尚可喜仍旧不为所动,线国安一部在广州南策应,咱们在这里再拖下去,清军也不会来救援肇庆了。”

李定国在军中有绝对的权威,此话一出,其余诸将便立马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