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开局一扇门> 第33章 自性

第33章 自性(1 / 4)

经文的开篇,讲得是佛的弟子问佛,他有无数珍宝,把这些珍宝布施给别人,这样算不算功德,佛告诉他说不算,因为这样的布施是求福,而求福不是功德,真正的功德是发自内心的,看到了真正的本心,能够做到平等,让念头通达无碍,常常看到本性,这样的事情才是功德。

“嗯,这个可以。”周朔微微点头,这钱财求福布施就是功德,那和尚尼姑不都得被养得脑满肠肥,人们为了穿衣吃饭而出家,佛法也就坏了,这个经文立意是可以的,接着往下看。

见佛回答功德是见性平等,念念无滞,于是佛的弟子又问,如果一个天生的魔头,性格极恶,依照自己的本性,横行杀戮,那么这样算不算功德,而佛则回答,天魔依照本性行事,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样算是功德,所以魔与佛对等。

“明面上看是大逆不道,但是逻辑上行得通,就连‘魔性极恶’都是假设出来的,所以这个世界上谁的本性是极恶的,而本性又是什么?”周朔挑了挑眉毛,这段经文令人感觉发毛,但其实充满假设性,虽然把顺从本性杀人说作是功德,但前提是‘杀人’是顺从本性,而本性又是什么!

“自性是……”周朔向着经文下面看去,果然,后面佛的弟子又就问了,什么才算是自性。

‘佛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我擦勒,好抽象,清净、不生灭、具足、不动摇、能生万法,满足这些要求才是自性,自性不需要寻找,人人都有,但是却人人找不得,可以,这很佛法。”周朔看着经文,不由得咧嘴,接着向下看。

这提问题的和尚八成也被佛给唬住,下面问不出来,所以转回经文中心‘功德’上面,问功德有什么用,而佛陀告诉他,功德用来润养自身,远离得乐,是证果的基础资粮,佛教有三果,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每个果位都需要相应功德资粮,至于要多少,没说。

问完功德的作用,写经文的和尚又问佛,要怎么修功德,而佛陀则说出六种方法,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此六种方法又称六度万行、六度波罗蜜,既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菩萨想要成佛,必须要六样全修,完成自觉他觉,自渡他渡。

“真特么玄,既然是自性,为何不能直指,还要这样苦磨。”周朔看着佛的回答,不由得撇了撇嘴,前面说自性人人都有,那为何还要这样苦修,为何不能直指本心!

就和周朔一样,文中的和尚也不解,问众生能否自悟本性成佛,佛陀则回答可以,但是自悟成佛的人,天生能行六度波罗蜜,而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难调难伏,十方世界也未必找得出一个自悟见性的,甚至以后僧人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