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主宰江山> 第575章 使臣之死

第575章 使臣之死(2 / 5)

是蒸汽动力的纺纱机,还是水力的织布机,都不是只三菱一家独有。

在中国国内掀起的纺织工业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一水之隔的日本,即使日本的棉纺织业才刚刚出现二百来年时间。

在二百多年前的时光里,日本根本就没有棉花种植业,所有的外来棉布全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但这并不耽搁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

16世纪,从朝鲜半岛传来的棉花种植技术,在日本传播后,日本的大面积棉花栽种在三井家族的老家——三重县的伊势平原的南部开始了。在自江户初期,棉布它就成为日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规模是相当可喜的。

随着这两年中国的棉纺织业格局大变,棉布的价格是越来越低,直接就影响到了中国面对对日本的出口量。之前中国的棉布主要是输出到欧洲的,可现在却有多余的布匹越来越多的涌入日本市场。去年的时候双边棉布上的贸易额度就已经突破四百万华元了。

陈汉这边一匹棉布的价格在四华元到七华元之间,比之过去的松江布便宜的太多了。

过去的中国棉布,一尺夏布都要十二三个铜子,一匹布四丈长,价值逼到五百文,也就是半两银子,换算成华元不低于七块。这还只是轻薄的夏布,要是冬布,价格还会更高。

可现在中国价格最高的冬布也只是与过去的夏布相比,很多冬布还没有过去的夏布价格高。那就像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把日本的棉纺织业冲击的稀里哗啦的。

所以在日本发展棉纺织业绝对有搞头。尤其是中日间的矛盾越发尖锐的情况下,保不准什么时候德川幕府就给中国棉布加重税了。而且王平北背后还有中国政府在给他背书。

“家主,我们这次的交易对象一定要是行家才行,如果再像之前那样,在调整设备、培养工人等方面,浪费掉大大的时间,这会给三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中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日本民间已经升起了一股抵制中国货物的呐喊了,这是上苍对于三菱纺织公司最大的助益啊。

而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纺纱机、织布机,这些设备并不是买回去了就能用上的。不提运输,单是安装就需要很多时间,再加上设备运回去后占地相当的大,所以分批运回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还有厂房的建造,水利织布机与厂房的安置。建造颗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的,还有就是工人的培训……

王平北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同样的错误绝不会犯两次的。之前他开创三菱纺织公司的时候就因为对之前的估量严重不足,以至于大大的拖延了工厂的生产时间。不然的话现在的三菱纺织公司已经能够名震日本了。

因为三菱纺织公司用的是与中国纺织业的同级别技术,只要工人培训完成,也就是可以生产出与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