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威宁侯> 第一百二九章 封赏

第一百二九章 封赏(2 / 3)

被汉王构陷,而扔在牢里四年都不管。赵王是哪根筋不对,要把他放出来。

杨士奇和蹇义对赵王没有好感,但对杨溥是极其同情的,虽然不知道赵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放出杨溥,他们乐见其成,因此附和道:“陛下,臣等也以为,弘济在牢里四载,早已知错,请陛下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朱棣也只想打压自己的太子,如果是太子请求,绝对不会允许。其实他也知道,杨溥是个人才,小儿子提出来,施恩于他,改变朝中都是心向太子的格局,朱棣思考到此,道:“既然高燧要求,就让杨溥去安南走一遭吧,希望他革过自新,不要妄自逾越。”

“谢父皇。”太子朱高炽和朱高燧同声道。朱高炽对朱高燧投去感激的目光,搞得朱高燧莫名其妙。

“吾皇圣明。”杨士奇和蹇义夏元吉等人立马拍马屁。

“你说要三个人,还有一个人是谁?”

“父皇,安南情况复杂,豪族势力强大,非等常人不敢用手段,儿臣听闻新科举子于谦,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可堪大用。”

朱棣道:“军费齐备仍需要时日,等殿试完毕,如果于谦可用,让他参谋军事,随你去安南!”

“谢父皇,儿臣一定扫平安南,将安南永久纳入大明国土。”

群臣道:“皇上天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提高商人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棣很快就就令内阁拿出具体措施。由于有了朝堂争辩,他们也不敢怠慢,安南军事刻不容缓,两天就下了令,大体有,商人和工人等同地位,在盐、茶等降税。商人捐献钱一千者,发放文牒,除违禁物外,皆可以贸易,其衣着用度,也可以提升。

同时,朱棣还特令商人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入士,这一举措,刘观、黄淮等几个大学士极其反对,只有蹇义和金幼孜支持,最后,杨士奇衡量再三,认为孔夫子云,有教无类,认同皇上的观点,这条政策得到施行。

限商令下,商人有钱也不敢乱花。因为被贵族鄙视,用度都只能悄悄的,有势力的商人除外,一般的商人,连颜色鲜艳的衣服都不能穿。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陆续颁布的《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大诰续编》第七十五条即是“市井之民不许为吏卒”。在这则诰令中的“市井之民”包括商人。也就是诰令规定商人不能为官吏,由此体现出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

朱元璋还下谕,若离乡农民不务耕种,专营末业,则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人,准予逮捕。用强制手段将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从而使商人数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现在,朱元璋的法令改变,顽固守旧派极其不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