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请叫我顶流巨星>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表演戏腔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表演戏腔(2 / 3)

红布一拉住,后台的人就冲上去就和菜市场抢菜一样,把东西搬下去,再快速的把下一场景的东西搬上来。

这其中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因为这是现场话剧。

台下很多观众都等着呢。

大红布关的久了,现场的观众就不高兴了。

除了快,还需要稳。

东西搬上来有没有放在设定好的位置?

搬运的途中有没有磕碰到?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人为注意的细节,老一辈人演话剧,一场下来浑身是汗。

不光是舞台上的话剧人一身汗,连后台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身汗。

幕后的人不比台前的人轻松。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更喜欢在家里看电视,用电脑追剧,刷综艺。

慢慢的,

现场话剧就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陈明从后台眺望舞台上的布局,舞台的地面是红褐色的木板铺就,舞台的两边有十几米高的大红布就和家里的窗帘一样。

大红布的正后方摆放着一些很久的乐器,有梆子、有小鼓、有竹板、有大锣

这些乐器都不常见。

但小时候如果你去看过露天戏班子的话,对这些应该会有些眼熟。

话剧舞台和戏剧舞台不分家。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情景演绎,是说;另一个是妆容服饰衬托,是唱。

况且,

话剧和戏剧都是老一辈人喜欢看的东西。

现代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看这些的。

从这一点上看,

话剧和戏剧的发展结果差不多。

“冯爷爷,这个舞台以前是唱戏的吗?”

陈明好奇的问道。

他其实看的话剧也很少。

没记错的话,

陈明看过且印象最深的一场现场话剧还是在地球上看的,曹禺的《雷雨》。

很经典的一场话剧。

除此之外,陈明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其他话剧。

冯一平顺着陈明的视线看向舞台,笑着回答:“以前的话剧其实融入了戏剧的元素,那个时候没有音响和复杂的电脑音效,所以话剧的现场音效都是靠这些老乐器合出来的。”

“戏剧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它在华国其实很尴尬,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们认为是下三路的音乐艺术。”

“走街串巷听听唱大戏还行,但弄上舞台就让人有些觉得不得劲。”

冯一平耐心的解释道。

陈明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

陈明很早之前学习戏腔的时候就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