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穿越1879> 第117章 废黜光绪(下)

第117章 废黜光绪(下)(2 / 6)

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草野小民,生逢盛世,惟有逖听欢呼、闻风鼓舞而已,夫复何所指陈……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泰西国家深明致富之大源,在于无遗地利,无失农时,故特设专官经略其事,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如如印度之恒河,美国之密士,其昔泛滥之患亦不亚于黄河,而卒能平治之者,人事未始不可以补天工也。有国家者,可不急设农官以劝其民哉!农官既兴,农学既兴,则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此农器宜讲求也……”

“什么?孙文?这位就是晚清民国大名鼎鼎的孙文?”李经述心里一惊,这历史教科书上的国父孙文竟然来拜见李鸿章?还在《上李鸿章书》中大讲农事,这个自己都没什么印象。不过,李经述随即冷静下来,1894年孙文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改良派,所以他在上书中自称“草野小民,生逢盛世”,历史上确实有这么回事。

在历史上,孙文一直想学而优则仕,但他学的是医科,不太会写八股文,而这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必备的技巧。所以唯一的希望是得到高官的赏识,比如李鸿章的赏识。

1894年,孙文孤注一掷,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和药房,又通过关系找到上海名流郑观应等人,希望能够在李鸿章的幕府中谋得一个职务。为了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孙文写了一篇长达六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写的,洋洋洒洒六千字,可见孙文对此次求见李鸿章用心良苦。

孙文信心满满前往天津,和他同行的还有好朋友陆皓东。到了天津,他们手持沪港两地一些重量级政治文化名人写的介绍信拜见李鸿章的亲信幕僚罗丰禄、徐秋畦等人,述说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罗丰禄、徐秋畦收下了当时一些政治文化名流的信及孙文的上书,答应尽量帮忙满足孙文。

孙文的上书,很快交到李鸿章的手里,李鸿章看到孙文的上书中说:“窃以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肄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也。”也就是说,他本人有兴趣要到外洋学习考察农业,为国家填补这项空白。要出国游学考察农学,需要总理衙门发给护照;李鸿章跟总理衙门,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就在这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