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穿越1879> 第111章 杀一品大员?

第111章 杀一品大员?(2 / 5)

家之犬,也有一些思想开明的官员同情他,救济他。康有为便按照资助银子数量的多寡,“分封”这些救济他的人为“贤人”、“大贤人”。

康有为这一次否极泰来,结识了珍妃的表兄。于是,康有为托他给帝师翁同龢写了一封毛遂自荐信,介绍维新变法。翁同龢此时有点妒忌李鸿章和李经述的维新变法,他认真看了一下康有为的信,这才发现了康有为的书法不错,大有汉魏六朝碑学之遗风。甚为欣赏。加上康有为此次回家乡后,痛定思痛,在托古改制的维新变法中,加入了开矿、设厂、修铁路等务实的内容,这些东西,翁同龢也似懂非懂。

当然,最让翁同龢心动的,是康有为在信中说:“泰西讲求维新变法,三百年而治。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富强可驾万国。”

康有为这足以吹破牛屁股的“三年可自立富强”的维新变法,骗不了熟悉国情的李经述,忽悠不了老谋深算的张之洞,但翁同龢从来没搞过实际洋务,以为修铁路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一年可以来个二十万里,此时翁同龢已年过花甲,对他来说,康有为这牛皮吹得很有吸引力,毕竟,再活二三十年翁同龢没把握,再活三年,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国自立富强,正是翁同龢梦寐以求的。

翁同龢暗自一琢磨,李鸿章办了二三十年洋务没办到的事,他和康有为或许变法三年就能做到,这对李鸿章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于是兴冲冲跑到乾清宫去找光绪皇帝,对二十出头的光绪说:“康有为之才,举世罕见,请皇上举国以听。”

年轻的光绪皇帝也没有实际从政经验,一听翁同龢说“用康有为的变法之策,三年能自立强国”,跟李鸿章和李经述说的三十年相比,时间大大缩短,于是马上决定下诏接见康有为。

翁同龢赶忙罢手阻止:“康有为现在还是举人,按照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员皇帝不许召见,为师已经请康有为入幕僚,今秋科举,为师是主考,一定让康有为中进士,到时候皇上你再封他为四品翰林,即可召见。”

康有为入了翁同龢的幕僚,也积极筹备变法事宜,这期间编撰了《俄大彼得变政记》,介绍俄国变法维新的经验,还结识了刑部主事杨深秀、刘光第,内阁中书杨锐等“帝党”大臣。

1893年九月,有了翁同龢的首肯和帮忙,康有为提前中了进士,光绪皇帝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想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但是,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遭到了以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步军统领荣禄为首的保守大臣的强烈反对。

荣禄再次回京出任要职,低调回归,他已经经历了多年的风雨磨砺,收起了棱角,变得圆滑无比,悟出了在官场既屹立不倒又大有作为的诀窍:得宠。

要成为慈禧信赖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