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穿越1879> 第92章 暗杀计划(2)

第92章 暗杀计划(2)(2 / 4)

,而湖广总督的高位,让张之洞决定要放开拳脚,重塑大武汉!

当张之洞抬腿由司门口踏上岸时,武汉这座城便也注定了命运的改变,这种改变为武汉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以使它的繁荣延续百年。“粤秀”轮船抵达武昌司门口时,已是1889年11月25日。时节已经是深秋,江上的风也已带着丝丝的寒意。张之洞在湖北巡抚奎斌率领的各大衙门官员的迎接下,踏上了武昌的土地。

张之洞到武汉后,马上主持修建芦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为武汉成为九省通衢之城打下了基础。而且为了修铁路,张之洞在武汉开办中国人自己的炼铁厂,还计划开办汉阳兵工厂。总之,在晚清这样一个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年代,张之洞全然以他个人的能量使得地处内地、经济封闭保守的武汉拥有它生平最大的一次改变,渐渐有了名气,所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也想到大武汉走一走瞧一瞧。

尼古拉的船在长江上还会行驶几日,张之洞决定临时搞一些面子工程,在省城外塘角防营边建造东西牌楼。租界各华商在码头上搭盖西式方亭,中央高悬俄国的国旗,四周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各国国旗。而在马路两边皆立白色木竿,拉上丝绳,上悬彩灯,西商各自备办各式彩棚。

当时武汉平民百姓平日里也没啥好看的,一看大街上张灯结彩,于是结队去参观。张之洞还担心老百姓好生事端,在洋街两头设栅栏,阻断行人不使人内,以保证俄国太子等人安全。各码头也分别搭设营棚,以阻止行人上下。此外派出200多名营兵,沿街荷枪巡逻。

4月20日清晨,俄国“亚历山大”号驶抵汉口码头。当俄皇太子等贵宾乘轮抵汉时,张之洞听说李经述在广州派了军舰鸣礼炮迎接,也不甘落后。武汉当时没有舰队,没有大军舰,张之洞便亲率9只轮船欢迎俄皇太子,其中包括向南洋水师借来的“保民”、“测海”二艘军舰。

“保民”舰和“测海”两艘军舰属南洋水师。“保民”舰的主要武器是2门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6门12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5管37毫米口径的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测海”炮舰是江南制造局造第3号舰,徐寿等设计监造,舰长56米,宽9米,排水量只有600吨,采用普通卧式蒸气机,航速只有9节,主要武器是1门12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和4门克虏伯小铁炮。

俄国的“亚历山大”号鸣礼炮17发,对张之洞表示敬意,张之洞便让迎宾的“保民”、“测海”二艘军舰也如数鸣礼炮回敬。

李经述看到此情此景,对身边的邓世昌等人说,“人言张南皮好面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邓世昌等人哈哈大笑,说:“张南皮现在是有样学样呀,听说他最近跟在中堂大人后面学办洋务,积极得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