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穿越1879> 第29章 李鸿章家族

第29章 李鸿章家族(2 / 3)

葬礼。

李鸿章的老家在合肥磨店乡,在清代,合肥并不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当时安徽省会是安庆,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安庆就和武昌、江宁并称为“长江三巅之城”。在明清两代,老合肥城位于南淝河与东淝河会合之处,典型的江南古城。

李鸿章、李经述等李家人下了船,换坐马车,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从合肥古城出发,往东北方向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一片灰白的徽式建筑群跃入眼帘,路口立了一两丈高的青石牌楼,写着“磨店”二字,那里便是李鸿章的老家了。

虽然李经述有心理准备,但他发现李鸿章家族的势力,真的很庞大。不仅张树声、刘铭传、吴长庆、盛宣怀、袁世凯等淮军将领都送了祭篮和挽联,还有户部尚书王文韶、原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等朝廷大员千里迢迢来拜祭,并没有门前冷落车马稀。李经述明白,这些人,都是自己将来可以利用的社会人脉和资源。李经述便和父亲李鸿章一起,腰系白孝带,头戴白孝帽,按照礼节,亲自到门前接迎这些父亲的故交。李鸿章的脸色发黄,黑眼圈很重,明显是没有休息好,但他的步子稳健,精神还好,并没有李经述此前想象中的颓靡。遇见老熟人,年过花甲的李鸿章也看得开,总是叹口气,然后说:“人各有命,总会有这么一天,母亲已年过八十,算是高寿。”

办完母亲的葬礼,李鸿章并没有急于回天津,而是在家休息,练习书法。那天,李鸿章在书房练习书法,借以修心养性。李经述推门进去,发现李鸿章在写一首组诗,是他年轻时的作品,其中一首是《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是李鸿章二十多岁时奉父命入京科举考试,在应试之余所作,借以立志抒怀,隐约还可见李鸿章年轻时胸中的万丈豪情。

看到“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句豪言壮诗,李经述便知道李鸿章心中还对中法之战的局势很关心。李经述安慰李鸿章说:“父亲还惦记着国家大事吧,孩儿想朝廷不会让家父在家丁忧三年的,或许三个月就会‘夺情’了。张佩纶不知天高地厚,请命督率福建水师迎战法国舰队,孩儿看沈葆桢辛苦数年创建的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都会毁于一旦。到时候朝廷肯定请父亲出山和谈,希望父亲到时候转变立场,积极主战,不然法国人就会狮子大开口,狠狠宰中国一顿了!因为法国人至今还生活在色当惨败的阴影当中,急于挽回昔日欧洲强国的面子。”

李鸿章点点说:“为父也是这样想的,以中国之积弱,谋划之始,断不可轻言以战;而挫败之后,断不可轻于言和,否则就会任人宰割!是战是和,要根据势的变化而变化,要选合适时机,先要自强,方能开战。朝中的那些空谈的清流,还有翁同龢,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