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文唐> 第710章 高句丽国除(3)

第710章 高句丽国除(3)(2 / 4)

长孙无忌是标准的老牌贵族思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身后名和家族的利益。

岳山呢,说句给自己贴金的话,他的目的是为了华夏文明更加繁荣昌盛,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

这种思想的差别,体现在治理国家上分歧就非常大了。

比如这次征讨高句丽,长孙无忌就一直要求征用数十万民夫运送物资,确保不会因为后勤问题导致战争失败。

可他完全就没有考虑过这么做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在他看来百姓多的是,死就死了。

而岳山是坚持反对肆意征用劳役的,就算征用也要慎用,尽量保证民夫的人身安全之类的。

因此两人没少争执,后来岳山灵机一动想到用移民充当民夫的点子,这件事情才算解决。

两人在权力方面也存在争斗,主要是长孙无忌往岳山的势力范围掺沙子。

比如棣州,许多官员都是他安插过去的人。比如大理寺为首的司法体系,他也拉拢培养了许多懂法的人进入提刑司。

双方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科举体系。

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都是做官的途径,却都掌握在岳山手里,他这个宰辅兼吏部尚书自然很不爽。

学政体系还好说,在推广新学打击山东文化士族上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没有争抢的必要。

关键是科举体系,必须要掌握在政事堂和礼部手里,不能让岳山这个外人插手。

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利用吏部尚书的身份往科举系统里安插人手。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了孔颖达的反抗,你安插人手是吧?行,脏活累活背黑锅的活儿全给他们干去。不干?那就光明正大的把你踢走。

长孙无忌几次都恨不得直接把孔颖达给踢走,然而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应该说皇帝才是最擅长掺沙子的人……你们这些朝堂核心重臣相互争权夺利才是他最乐意见到的。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和岳山是有分歧,但共同利益更多。

所以双方竞争的烈度一直都保持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真的成死仇。通俗点说叫争而不斗。

甚至可以说,如果对方遇到了致命危机,他们绝对是第一个出手相救的人。

这就是岳山娶李丽质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要是没有这桩婚事,长孙无忌的手段会比现在黑十倍百倍,直接下死手都不是不可能。

想想历史上的刘洎,就是因为和长孙无忌政见不合,又不懂得妥协,就被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给整死了。

岳山的政治智慧远不如刘洎,要是没有这层亲戚关系没有共同利益,长孙无忌早就开始布局收拾他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