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当孙十万成为完颜构>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宋人的应对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宋人的应对(2 / 3)

这一次擅起边衅,存了消灭我们之心。”

“今日割一地,明日割一地,万寿必无疆!”御史台有个言官说的比较激烈。

这些人是反对和金人进行议和的,而这些人是御史台的言官,这些人只负责提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搜易他们的观点较为的激进。

“金人这一次动员的军力非常庞大,他们恐怕所图甚大,绝不会满足于两淮地区的。”发言的人赵鼎,他一口就说出了万俟卨等人投降的死穴,那就是金人的投入和支出不对等,金人这一次几乎动摇了自己的国本来侵略宋国,不可能只满足于两淮。

“金人终究是蛮夷,或许他们真的只满足两淮地区,更何况他们的使者只提出了这个要求。”万俟卨说道,“我相信金人是愿意接受这个条件的。”

万俟卨下意识的将宋人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孙子之国给忽略了,这个条件宋人不可能在明面上接受。

“元镇,所言极是。”韩世忠并没有反驳万俟卨的话语,反而附和起了赵鼎。

他对于万俟卨的态度就是无视,因为他认为万俟卨的话语没有任何的道理。

但是赵鼎的话语到此为止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多说了,如果是以前金人的入侵,他一定会将事情完全说清楚,但是这一次他却不能多说,因为他身上钦宗的标记过于的明显了,虽然他想要为国尽忠,但是此时此刻,他必须要学会明哲保身。

“元镇不方便说的话我来说,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金人也不会接受我们的投降,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该怎么打,一千万的敌人,我老韩打了一辈子仗都没有见识过。”韩世忠说道。

战争中敌人军队的数量水分可是很大的,二万人可以诈称十万,有二十万人就可以称得上是百万之众了,当真的有百万之众的时候,就连投鞭断流都没有办法形容,自然就成为了千万之众了。

战争中唯一没有水分的可能就是每次柯基进攻合肥的十万人了,至少在每一个魏国人心中都是这样认为的。

“敌军势大,不可久守,暂且撤退,以待天时。”发言的人是何铸。

这一次的发言让他在一些人的心中好感度大增,因为他们抱着和何铸同样的想法,打不过可以走嘛,并且这样的人不少。

不仅是何铸派系的人支持这个意见,即使是秦桧的手下也有一大半的人支持这个意见。

因为这个意见被证实过是非常有效的,当年完颜宗弼搜山检海捉赵构,最后赵构直接从临安跑路了,金人到最后也被打跑了,宋人还赢下了一场黄天荡之战。

对于宋人来说,虽然样子比较难看,但是效果的确好,金人没有捞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

所以这一次何铸一提出来就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