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当孙十万成为完颜构> 第二十一章 孙权的决意

第二十一章 孙权的决意(2 / 3)

面对突然到来的宋军,粘得力果断调整了自己的部署,他让萧庆负责统领五千金军和剩余的仆从军,将张俊牢牢包围在庐州城中,他带领剩余的军队和宋人主力对峙。

除去保护自己后路的军队,金人在紫金山的军队有三万人,而且全部都是金人自己的军队。

和三万金军对峙的宋军足有十万之众,这个数量虽然不太吉利,但是这已经是孙权可以动用到的最大兵力。

其中的主力是御前诸军还有孙权精心挑选的厢兵,这些军队和金人的军队数量相当,大约也只有三万人。剩下的七万人大多是凑数字的厢兵。

对于接下来怎么办,宋人各个将领之间的意见不能统一。

有人想要继续对峙,而继续对峙这个选项是大多数的将领选择,甚至包括韩世忠也同意这个看法。

因为战场不是数学问题,人数上的优势并不能代表着战场上的优势,在战场上优势的反而是金人这一方。所以大多数的人想法就是求稳。只要他们的军队存在一天,金人就没有办法全力进攻庐州城。金人的粮食少而宋人的粮食多,只要时间拖下去金人总会粮尽而退。

虽然石梁河是一条小河,但是这也会让宋军在防御战中的优势变得更为的明显。

在军中也有人认为要和金军进行决战,提出这些想法的人以閤门宣赞舍人魏胜、河北路统领李宝等少壮派的人士为主。他们大多是军队的中层,出身一般,需要军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些人人言轻微,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话语权上远远比不过慎重派。

对于是战是拖这件事情上孙权不能决。因为韩世忠等人说的也非常有道理,如果拖下去必然不可能大胜,但是却是一个稳妥的小胜利。

虽然金人是入侵的一方,宋人几乎没有对入侵的金人造成严重打击,但是这在过去宋金交战的历史上却是了不得的“胜利”,没有割地、没有赔款还成功的逼退了金人,这对于挽救他因为绍兴和议而降低的威望很有帮助,这样的好处在孙权眼中也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他的心中又不甘心,金人好不容易落入了他的算计之中,过去他在合肥城下吃过多次这样的亏,好不容易轮到金人了,就这样放弃他又不甘心。

不知道该如何做的孙柯基漫步在了军中,他偶然之间看到了岳银瓶的营帐。不知为什么,他进入了岳银瓶的营帐之中,将自己心中的烦恼告诉了岳银瓶。

岳银瓶是这样回答他的:“在政治和军事上,陛下比我强的太多了。”她这句话是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觉得“赵构”有胆量亲自上前线,不要说超过两帝了,都算的上已经超过宋真宗了,宋人对于皇帝的要求就是这么低。

“我知道,有些事情如果不去做,永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