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1 / 2)

等到大秦下一个要发展起来的地方出现时,这些人便会带着大量的钱财、关系网、货物前去那个城市。

当然——

也有极少数一部分人前往了中牟。

这一部分人的眼光更加毒辣,他们认为三川郡、或者说中牟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很高,所以要提前投资。

他们的判断来自于很多个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是丞相陈珂的故乡,陈珂一定不会就这样放任自己的故乡不管。

这一点从之前的一系列政策中也能够看出来。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中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位居中原,四通八达,大秦想要完成完全的一统,这里必须要修建通往各方的驰道。

而如今大批的那个新东西“水泥”运往中牟,也恰好左证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猜测中牟会是下一个大秦的经济中心,所以提前在中牟下注——并且中牟根本没有什么出名的富商大贾,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分饼子的人越少,他们将来能够占据的饼子就越多。

这是三岁孩子都知道的道理。

于是,一群商贾开始下注。

当然,无论是下注在哪里的商贾,现如今关注的点都在咸阳,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先发布货币的咸阳城,要开始发售货币了。

如此,风云汇聚。

第三十五章:兴邦(一)

盼望着,盼望着。

在所有人的盼望中,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天下安定,天享太平,万物幽而复明,万民黔首俯首耕种者皆有田地、天下万物春而萌生。”

“昔年,朕令锻之秦半两,为安天下、安民心。”

“四年以来,秦半两之物所用者甚多,为天下商贾所用之财货、货易之物也。”

“民安定、商贾之事其行。”

“往《商君书》之言,须则重民生、重耕种、农业之为国本,不可动摇也。”

“然则天下安定,须得国富。”

“先贤着《书》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又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须得“管子之功,通货积财、国富强兵”。”

“民之若富,须得财动;财之若动,须得商贾事也。”

“今日朕聚拢天下之财,以右丞相陈珂为首,锻造新币,为“秦币”也。”

“铸币者,权也。”

“新币为铜、银、金三者。”

“新币之出须合天命,天命然之,始皇帝纪年只得铜、银二币也。”

“又令新建【铸币厂】,为制造署辖管,锻造新币。”

“天下新开秦币行,负责兑换新币事宜。”

一张长长的告文随着士兵的出现而出现,当看到这告文的时候,整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