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1 / 2)

但在别的群众中没引起太大的水花,因为大家能分得开话本与现实, 也知道这事本身是错误的, 只是看个乐呵而已。 所以不如投稿人预期的那样, 引起舆论对月明的攻讦讨伐。只在原本就看不惯她,对她大肆抨击的那些人里流传着。 没对月明本人造成任何影响, 甚至书的销量仍是节节攀升。 这让几人气闷不已,有关系不对付的士子嘲讽他们小题大做,一个话本而已,还真当什么大事,郑重其事地写文章攻击。 几人憋着气。 他们这群人有眼无珠,别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他们一点警惕心都没有! 等着瞧吧,她的真面目早晚有一天会暴露出来,这群嘲笑我们的人,到时候就知道他们多么短视,我们多么有先见之明了,哼! . 许乘月对女官的事,确实有些想法,却又拿捏不准太后的态度,她是最高掌权者,但恐怕不乐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一旦提起女子参加科举,掌有话语权,声音最大的文人群体,必定会联合起来反对,届时包括勋贵、世家和寒门士子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暂缓互相之间的矛盾,一致对外。 因为比起已经在盘子上争蛋糕的势力群体,原本被他们排除在外,现在想要加入的女子更被他们所不容。 面对的敌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囊括了整个大唐几乎所有的掌权者。 她能抵抗得了吗? 更让她犹豫的是,她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凭什么身份去做? 在这样的时代,会有人理解她吗? 也许在那些女子心里,相夫教子,才是对她们来说最正确的路,而不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历尽艰辛去做女官。 她自以为是地争取这个机会,也许只是让所有人看了笑话。 男子冷嘲热讽,暗笑她不自量力。 女子笑她疯癫,不去做女子事,反倒与男子争抢,与她划清界限,将她排除在外。 那对她来说简直像噩梦一样。 而且她不是个圣母,为什么要自以为是地去替别人铺路,她前不久还自身难保,被所有的读者攻击。 可她没办法忘记,在洛阳的时候,有个小读者问她,为什么女子读书是为了嫁个好人家,她无法回答,只让她好好读书。 也曾有读者写信,分享日常,说话本里主人公的经历丰富多彩,她们有自己向往的远方,为了执念和理想,永远拼搏向上。 而她没有,她不清楚自己活着为了什么,所有的人都告诉她,丈夫和孩子是最重要的,所以她的往后余生便只绕着他们打转。 她很喜欢看她的话本,让她仿佛也短暂地拥有了别人的人生,抽身之后虽然有些落寞,但从中汲取了一些力量,觉得这人生好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还有一封皱巴巴的信,是一个不太识字的老婆婆写的,说听了她的书后,才意识到从前错得离谱,后来送了孙女去上学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