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现在见他被放了出来, 心里的不满略平了一点。 . 吴嫙将人放走了之后,再没有了负担, 彻底松了一口气。 她实实在在地同情书里的姜郎君, 也对苏绮山的做法并不苟同,如果真的喜欢, 何不给人一个名分,那样轻佻的行事根本算不上在意。 但是吴嫙又看得非常刺激,心里激动得跟她小时候第一次骑马犊一般, 随着小马颠簸的奔跑而上下起伏。 抛弃道德底线,直让人大呼过瘾。 她担心姜郎君的未来,却又期待着苏绮山会使出什么样的招数来抢人,简直矛盾极了。 . 因着长安城里的贵人家们都研究起了菜谱,许多中层富贵人家也跟风开始学习。 这场热潮席卷了整个长安。 路上但凡遇到个对菜有点讲究的人,都能将这菜谱谈论得头头是道。 并且开心的不只是吃菜的人, 更有种菜的人。 清晨的长安城外, 聚集着许多农人。 他们住在长安城附近的村落里,每天晨时会赶着驴车带着新鲜的瓜果蔬菜,运到长安城里来卖。 比起直接贩给那些大量收购瓜果蔬菜的二道贩子, 他们更乐意自己运来卖, 虽然累了点, 但得到的钱也更多了。 农民嘛,不就是挣这些辛苦钱。 梁老头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已经两鬓苍苍,白发如霜,脸上的沟壑纵横,显然上了年纪。但他很有精神气,面色红润,干劲满满。 肩上挑了个担子,担子两边的竹筐里装着满满的红色果实,那红色的果实就是茱萸。 梁翁,又来卖茱萸呀,你家的茱萸还没卖完。有人惊讶地问道。 还剩下一点,快卖完了。梁老头乐呵呵地笑道。 你家今年可真是走了运头,要不是这莫名刮来了吃茱萸的风气,你家今年的茱萸估计全都烂在手里了吧。那人唏嘘着说着。 梁老头家种了许多茱萸,往常是卖给药铺的,但是今年因为收成太好,茱萸的价格不升反降,许多药铺收购满了之后,就不再采购了。 梁老头家种的一大片茱萸,差点败在手里头。 茱萸原先是一种药材,在他们后面的那片山上长得很好,知道这玩意能挣钱后,大家一窝蜂地跑到后山去采,每年都将树摘得光秃秃的。 但是树的数量比起人来少多了,哪能经得起许多采,一人只能少少地分上一点。 虽然数量低,但能挣个钱,大家也是很乐意的。 只有梁老头起了不同的心思,想着茱萸既然能卖钱,他们为什么不种上一些。茱萸在后山上能长,说明在他们的地里也是能种的。 于是他就计划着采了一些后山的茱萸苗,栽在了自家的地里,生长起来果然结了不少,卖了许多钱。 因此得到不少人的眼红,跟他学着一起将茱萸栽到地里。 梁老头也不藏私,想着都是同村人用不着见外,将自己栽种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