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1 / 2)

“不,中性一点,阳光一点的。我们客户有男有女。” “行,我们想想。” 这边说完,综合部的小妹拿了一封信进来,她把信给苏月禾后,道:“今天有客人来访,两男一女,从广州来的,说是什么主编,在小会议室等两个小时了。” 阳光系的人?央视的《时事访谈》关于媒体左右舆论的节目还没播呢,阳光系的人大老远跑来做什么?是听到风声来求情? “你让他们进来。” 与此同时,苏月禾看了眼信封,是北京寄过来的,她拆开信,发现是一张信纸和三张照片。 信是写给梁正烽的。 照片拍的是,二十多年前一封检举万琮元的信。 当年举报梁正烽外公的信件找到了,委托人特意拍了照片寄过来。 她明白了,当时去北京,梁正烽刚转单位,重要信件他怕丢了,所以留了她的地址。 苏月禾看着照片上的举报信,内容有些荒唐,笔迹潦草,这种潦草不是那种专门练过的草书,就纯粹没文化还不好好写字的典型。 看着看着,她恍惚觉得这个字迹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正冥思苦想,刚好“客人”进来了,苏月禾看见他们,忽然想起了《时事访谈》——《时事访谈》报道苏禾洗发水被栽赃那一期,播放了一些央视收到的检举信画面,里面好像有一封信的字迹跟这个相似。 第91章 一拳打过去 见客人进来, 苏月禾收起了信件。 眼前的三个客人,一个女的是《阳光日报》张主任、另外两个男的分别是《阳光晚报》阚副主编和《阳光都市报》姜主编。 这三人苏月禾以前都没见过,但她知道他们。 在调查阳光系资料的时候,她有特别留意到这三个人。 如果按照惯例, 这些媒体进企业, 市委宣传部肯定会派人来招待的, 但除了他们仨,本地领导一个不见, 可见, 他们这次来, 属于“私访”。 虽说上门都是客,但苏月禾起码得知道对方来访目的,才能往下谈怎么招待客人。 所以, 入座之后, 综合部小妹把他们在小会议室用过的茶杯端过来, 就没再上其他寻常招待客人的瓜果点心了。 《阳光日报》张主任, 四十来岁, 一头半长的卷发,她先讲起了客套话:“我以前也只在电视上见过苏厂长, 没想到苏厂长本人比电视上更美更好看。” 阚副主编年纪看着比较大,但他职位低, 他也附和道:“一点都不比港台那些明星差,甚至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按照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长得真乖。” 听口音, 阚副主编像是本省省城人, 说话口音和青城县的很相近。 苏月禾也不想听他们这些奉承的话:“三位千里迢迢从广州来,是有什么事吗?” 张主任看向阚副主编, 估计是想让阚副主编这半个本地人来说。 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