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1 / 2)

制药厂订阅的报刊比较多,别人看到柒月的新闻, 告诉梁正烽了。 苏月禾:“我也是刚知道的, 汉江市有人看了报纸, 今天早上聚了一拨人到工地上闹事不让开工。” 梁正烽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有预感到不妙, 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波及的负面影响。 “这闹事的人, 反应速度也太快了吧?!” “是太快了。” 苏月禾接过梁正烽递过来的报刊, 想看认真细看。 梁正烽打开了客厅电灯:“你别急,先坐下来看。” 仔细审阅了一遍后,她发现这篇报道写的非常巧妙, 通篇都是据传, 通过第三者视角来描述。 【最近国内开始流行使用洗发水清洁头发, 用洗发水洗头是一个好习惯, 但是用什么洗发水很关键。 国外知名品牌的洗发水是通过长时间的检验, 有了充分且足够的数据说明,洗发水使用的安全性, 但是国内洗发水厂家刚刚开始研发出来的洗发水,会比我们的传统洗发膏好吗? 笔者以为不尽然。 据市民张同志的反映, 她用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苏禾洗发水之后,出现了掉发和失眠等情况,她找人化验了自己所用的苏禾洗发水, 发现苯氧乙醇和铅超标…… 据某大学专家同志研究发现, 洗发水工厂如果不规范,还可能污染环境, 导致当地水质变差、周围居民患病等情况发生……】 【落款:记者水星】 这就是一篇非常标准的诽谤通稿。 不是说记者自己去验证了,而是记者听谁谁谁说。 用词都是据传、可能、市民找人化验…… 梁正烽道:“这个《香梨周刊》我经常看,大部分文章都非常严谨,但偶尔会有一两篇像这样的不实报道。” 这就是明显的夹带私货。 苏月禾把报纸放桌上:“《香梨周刊》的屁股就是歪的,他们平时用看似公正的新闻进行报道,在读者心中树立严谨的公平公正的口碑,关键时刻,发一两篇洗脑或者颠倒黑白的文章,读者也很容易就相信了他们。” 梁正烽宽慰道:“虽然这篇报道用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词,但作为媒体机构刊发没有核实的虚假信息,他们是可以被追责的。要反驳他们也不难,请专业机构做检测,然后一纸诉讼把他们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在《香梨周刊》上澄清并公开道歉。” 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苏月禾:“我怀疑《香梨周刊》拿了别人的好处,所以才发这篇黑新闻。” “拿了谁的好处?” “很有可能是明洁公司。” 梁正烽知道明洁想收购柒月的事,只是没想到堂堂跨国大企业手段这么脏:“收购不成,打算用其他办法击垮柒月?” 欧美跨国企业很多手段都特别脏,尤其是粮食产业,像明洁这种算是“文明”的了。 苏月禾:“就算不能完全击垮,也可以借机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