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2)

于善一个搞技术出身的人,实在不擅长跟那些狡诈之人打交道,他很犹豫:“可行吗?” “你不强硬,就等着亏钱吧。” 苏月禾看于善实在不像有办法的人,她便给对方出了个主意,“这个姓孙的,我之前跟他打过交道,他欺软怕硬,也没什么后台,你根本不用怕他。你去报公安,把公安请到工地来,伪装成工人,之后你再把姓孙的叫上,对峙的时候,把他收买你底下人签合同的事,对清楚,逼他承认,然后再告诉他,现场有便衣。都不用再往上告,他会屈服的。” 于善听了苏月禾的话,照做了。 不出苏月禾所料,姓孙的确实欺软怕硬,于善强硬起来后,孙老板怕出事,他当场屈服了,后来改了合同,跟苏月禾这边一样,每完成一段工程,付一笔费用。 * 梁正烽那日收到一封信,北京寄过来的,一看寄信地址,是他爷爷家,寄信人只写了一个“梁”字。 这不是他爷爷寄来的信,看笔迹,应该是他父亲梁易初写来的。 撕开信封,通读全信,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骂梁正烽作为梁家男儿,社会地位比女方强,经济条件比女方好的前提下,去入赘女方,实在没有男子汉的骨气。 作为梁家子孙,就算入赘出去了,也要想办法还宗,梁易初让他谨慎考虑,及时“悬崖勒马”。 梁易初得知梁正烽马上要当爸爸了,作为男人,如果孩子不跟自己姓,是感受不到作为爸爸的那份快乐的。 他还列举当年,梁正烽不跟他姓的时候,他一直没觉得叫自己爸爸的小男孩,是自己的儿子,直到梁正烽改姓,他才感受到了作为父亲的那种满足和快乐。 梁易初劝他,趁孩子还没出生,尽快改变主意,作为各方面条件比女方强的强势一方,他完全有能力去改变现状,生了女儿还好,如果是生了儿子,一定要姓梁,不然他以后肯定会后悔。 钢笔字写得很漂亮,但文字里却充满了腐朽自私的气息,梁正烽看了都生气脑袋疼。 像梁易初这种被裹脚布裹满了小脑,自私又自利的男人,当初也不知道怎么诱拐到他妈妈的。 信中提到的第二件事,还比较重要。 梁易初提醒他,当年他外婆名下的那套院子,现在出了新的政策,可以去争取要回来了,房契地契在梁易初手里,梁易初提醒他找时间回一趟北京。 因为梁正烽是他外公外婆唯一的后人,只有他有资格继承,也只有他能去办这个过户手续。 这封信提到的第一件事,梁正烽可以完全忽略,但第二件事,他不能,他在那套院子里出生长大,他有感情。 而且那是外婆留下的祖产,不能拱手让人。 梁正烽当即打电话回北京,找人帮忙去问房产过户的事,对方刚好知道相关的政策信息,说是不用着急,因为政策才出来,现在去办也未必能办妥,最好还是等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