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 丰禾的办公室渐渐不够用。 曾凡和王惠珍已经从工业大学深造回来。 曾凡是毫不犹豫选择了丰禾,而王惠珍因为家里的压力,回国营松香厂上了一个多星期的班。 最终王惠珍发现自己在国营松香厂实在没有可发挥的余地,考虑再三,也同样转向了苏月禾的怀抱。 总共就三个办公室,大家只能挤挤。 行政办公室,里面间隔了一间小办公室出来给财务,而市场部搬来跟苏月禾挤厂长办公室,搞研发的技术部,自己单独一个办公室。 大家都说,老板最看重的,就是技术研发。 技术部除了曾凡和王惠珍,还从国营肥皂厂高薪挖来一个研究人员小武,这都是为了日后化工厂在做积极的准备。 * 那日苏月禾从车上下来,进了大院,看见车间好几个当班的工人都在院子里聊天。 再一走近,发现车间没有机器声响,问是怎么回事,工人说,设备坏了。 她匆忙走进车间,看见骑自行车比较早就来厂里的四妹和周敬也围在熔解锅旁,陈慧明和庄铁华蹲在旁边,手里拿着螺丝刀,地上放着老虎钳,他们已经修了老半天,还没找出问题所在。 周敬也解释:“插了电就是没反应。” 市场部的小雨过来问什么时候能修好,“不会耽误下个星期香料厂和油墨厂的出货吧?” 陈慧明不敢保证,她担心道:“那还真不好说。要不我现在去给省城机械厂打电话?让他们派技术工人过来。这可能会涉及到费用问题。” 苏月禾吩咐:“赶紧去打电话。” “好,我去沟通。”陈慧明跑去办公室打电话。 等苏月禾走到厂长办公室的时候,陈慧明刚放下电话。 “机械厂那边说,技术工需要协调,最快也要大后天才能赶到。” 苏月禾知道陈慧明尽力了,她一个技术工种,去做这一类沟通工作,确实难。 刚才方运红就在旁边听着陈慧明讲电话,她说她来试试协调沟通。 方运红又打了电话过去,一番沟通之后,加了五十块钱,让工人今天想办法坐火车赶过来。 一切车旅费这边报销。 如果机械厂的工人今天能赶到,明天能修好,就不会耽误下个星期的出货。 苏月禾坐在办公椅上,想了想,道:“看来我们平时还是要加大产量,至少要存够半个月的出货数量,只要存货足够,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意外,也不至于这么慌张。” 方运红同意:“是啊,有备无患,不过主要问题应该是,没那么大的仓库可以存货。” 苏月禾认真思考了一下:“我们仓库的层高有差不多5米,要不要改一改,分成上下两层进行存储。这样我们的空间至少能多一倍。” 方运红觉得可行:“等会儿我们市场部、生产部和仓储部门一起开会研究一下,应该是可行的。不知道厂房改造需要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