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所谓衣食住行,南方既然以衣为主,那北方便以食为天。

黛玉心头激动,决定在未来几年当中,按照如此的比重布局。

她没有想到自己此时的一个冲动,却奠定了大汉朝未来两百年的海外出口格局。

以江南八绣为主的大汉丝织业,和以饮食罐头为主的北地饮食业,自此拉开了长达百年的争锋。

第二日黛玉便将这密封的罐头,以及奏折送到御前。

这一次当今圣上也莅临在侧,两位皇帝仔细地端详着自己手中的陶罐。

当听到黛玉说此物,可以半年不腐之时,也是极为开心。

“这腌渍之法,虽说古已有之,但大多局限于肉类和菜类,且都是一家之用,你现在倒是厉害搞出个水果罐头,还要统一包装。”

最上皇帝笑得有些意味深长,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原来这次黛玉在折子里,不但说明这罐头相关,而且她还打算以官商的名义,向工部发函。

让工部采购一批固定款式、大小模样,以及印记的瓦罐,作为官商衙门所出品的特殊标识。

黛玉低头含笑,这其实很简单,自己和冯姐姐合作的徽宝阁,为何能够在各地驰名?还不就是名牌打了出去,只要是徽宝阁出品的,都要被高看一眼。

哪怕不过是一块普通布料,只要席上有徽宝阁的暗记,便能够瞬间翻三四倍的价格。

正是因为见识了这种效应,黛玉便有心将此发扬光大,她想要日后不管是茜香国还是北羌人,只要看到这陶罐看到这印记,便知这是大汉所出产的,就知道这里面是好东西。

“我想要,日后哪怕再有同样的产品,可是只要北羌商人看到我们的标识,便只会选择我们。”说到这儿黛玉有些脸红,这只是她的想法,此时竟当众说出来,也不知最上皇帝是否会觉得她梦浪。

未承想话一出口,却听见最上皇帝大笑出声,黛玉这会儿更觉得有些羞涩,她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有些幼稚。

“玉儿你很好,这个想法很好。”与黛玉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是,最上皇帝并不是笑话她,而是夸赞。

他指着手中的陶罐说道:“你们莫要不相信,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大汉的物产将漂洋过海,遍布四海八荒。”

第104章

最上皇帝的赞同让黛玉充满干劲,每日竟是比自己一品大员的父亲更加勤勉,晨光出发暮霭方归。

不过半个月便瘦了一大圈,不过,努力却非毫无回报,一项项成果喜人。

按照各地的丰瘠不同,黛玉以京城周边向墨夜扩散,先选择土地稀少,但山地众多的县城。

找出当地适合食用的瓜果,然后再选择适合做成罐头的十几种,将其送到京城由书童做成罐头。

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找出适合做成罐头的品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