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1 / 2)

征讨袁术最好的时机,已经出现。

第110章

郭嘉将舆图卷起来,去找曹操。路过一处小厅外,不经意间瞥见数十个布衣纶巾的士子,聚在厅堂中喝茶。郭嘉略微诧异:这些人看举止也不像贫寒之家养出来的人物,一个二个都穿着粗布旧衣,是要闹哪样?

他抬头看了看牌匾,原来是司空东曹掾毛玠办公的地方,于是瞬间悟出真相,不是这些士子贫穷,而是负责选官的毛玠崇尚俭朴。

郭嘉不喜欢繁复的纹饰,穿着简约素净的青衣出现在某些重要的场合,都会被陈群指责失礼。真该把陈群拉到毛玠这里开开眼,这满厅的半旧布衣,搞得像逃荒现场一般。

怎么说呢?东槽掾主管朝廷官员的升迁、罢免、任用、选举。东槽掾毛玠为官清正,倡导廉洁之风,一改朝中的奢靡习气,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前不久,曹操还亲口称赞过毛玠。

但凡事过犹不及,最近朝中的风气略微有点歪,有个别官员为了迎合毛玠,穿着打了补丁的官服上朝,滑稽得很。还非要说是以曹司空和荀令君为表率,效仿美好的德行。

郭嘉直翻白眼,曹操的外袍是被丁夫人撕裂,小侍女剪秋缝补的。曹操固然节俭,但也讲究汉官威仪,不会穿着破官服参加廷议。他私下时常穿那件补过的旧袍子,其实是在怀念决然回娘家的丁夫人。

荀彧的俸禄都拿去接济族人、救济家乡父老。荀府除了错金博山炉、香料和古琴,再也找不到任何值钱的物件,何况荀令君是真的朴素节俭,穿官服雍容,穿素衣淡雅,关键在于温润如玉的气质。某些故意把好衣裳做旧,甚至打上补丁的官员,敢不敢别东施效颦?

司空府正堂,曹操正坐在书案前,批阅文书。

郭嘉一只脚刚迈进门槛,曹操就抬头望过来,喜道:“奉孝来得正好,你看这份名单。”他将手边的一份竹简拿起,递给郭嘉。

是今年的孝廉名册,韩暨的名字也在上边,旁边还注释了几行小字:韩暨,字公至,南阳郡孝廉,不应公府征召,逃往荆州孱陵隐居……

得,荀彧费了不少心思为韩暨扬名,郭嘉还豁出脸皮写信给赵云推荐他,结果人家姓韩的不知是不愿意当官,还是不肯折节为宦官子孙曹操效力?直接溜走,跑到荆州当隐士。

不过,不应征召的名士时常有,曹操早就习惯了,他显然不是让郭嘉看这个。

郭嘉一目十行,将名册从头扫到尾,轻松捕捉到关键字:曹昂。

司徒赵温举曹昂为孝廉,恩,这马屁拍的不错。郭嘉故意装糊涂:“嘉愚钝,不知这名单有何玄机?”

曹操噗嗤一笑,抬手指指郭嘉:“奉孝啊奉孝,孤才不信你没看到。”

郭嘉眨眨眼:“想要活得久,最好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有些话别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