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杯茶(1 / 5)

直到散场夏绯都刻意地不再去看那个方向,有三两观众围上来同她聊心得,她应对半天笑容都僵住,却是Sam凑上来帮她解围:差不多到这里了,各位理解下重感冒患者吧。

观众顿时觉得自己太不体贴,但还是得寸进尺地亮出了自己的微信名片,号称电影狂热粉丝,以后有拍片机会记得叫他,客串个背景板也是极好的。

夏绯好脾气地扫了,该电影狂热粉丝立刻操着同样的话术奔向另一个导演。

她刚松了口气,转回头正对上Sam笑眯眯的眼睛:等你请我喝咖啡呢,我可是给《瀑布》打了最高的分。

夏绯忙不迭和他一起下台:谢谢谢谢,一定请一定请。

临出门还是没忍住扫视了一圈,周时并不在,大概和女朋友已经走了,说不清此时是什么心情。

Sam背的帆布包果然是某电影节周边,他从里面掏出副折迭墨镜戴上,搭配精心打理的油头,简直装逼透顶,又故作矜持地解释:哦外面有个朋友的采访,你知道的,我对外不暴露长相。

说完拉下眼镜对她眨眨眼,似乎能让她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殊荣。

夏绯忍住白眼陪笑,只恨自己被突然出现的周时扰乱心志,没能在第一时间溜之大吉。

所谓采访只是个某网站的私人频道,对方连相机都没带,只举着个录音笔问Sam问题,偶尔有路人经过,三人还要齐齐让出路来。

夏绯杵在旁边,听Sam在那里大论后现代解构主义,恨不得把脑袋埋到地底下,立刻掏手机管曹女士要精神损失费。

哦,介绍一下,这位是《瀑布》的主创夏绯,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独立电影人。

Sam适时引荐,夏绯只好抬头往前站了站,采访人把录音笔举向她,她憋了半天只说了句:你好。

大概不毒舌难以混影评届,对方一上来就来势汹汹:《瀑布》的主创是吗?这部片子的场刊分好像并不高,这在你们的预期当中吗?

场刊分还没对外通知,显然对方比他们更有门道,夏绯愣了下,心里难免有些酸涩,还在编排说辞,对方很不客气地一笑:看来是没想到。

夏绯不悦地皱了皱眉毛,努力维持好修养:这次展映中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我们要学习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观众评价当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创作者来说,《瀑布》这个作品的完成度和表达上,我们已经尽可能做到了最好,从这点看来,这个片子我认为是成功的。

到底是做过几年制片工作,场面话说起来她还是有一套的。

但对方显然并不买账:你的意思是评价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就只用看作者表达吗?那我想,百分之九十的独立创作都是成功的了。

这番总结显然是个圈套,夏绯立刻反驳:你在曲解我的意思,我们投片参加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