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忆没有线头,便是一团乱麻。

贺雪生细细梳理着记忆的开端,楼下却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那是兰淅在弹琴。

……

阳光静静照着黑白琴键,兰淅坐在琴凳上,十根修长莹白的手指放在琴键上,久违的触感令兰淅心神微漾。

兰淅深吸一口气,置于琴键上的十指灵活地跳跃,一个个或低沉或轻扬的音符跃于指尖。

倘若东明在此,发挥他那尚未完全退化的音乐素养,便能在第二个音符出现的刹那听出兰淅弹奏的正是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

整首钢琴曲从安静中开始,神秘莫测,又带着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晦涩。

第一次听,或许会觉得它忽快忽慢,快与慢的分界线并不明晰。

兰淅在学这首曲子的时候,老师告诉他,曾经有个学生在上台表演时,长达三十分钟的演奏,能把台下的人弹睡着。

随着旋律的上升,曲子中蕴含的神秘感与危机感扑面而来,兰淅逐渐忘却自己正在弹奏,他完全沉浸在曲子当中,仿佛一下从阳光绚烂的末世“和平州”,穿越到夜晚的乡野,提着一盏在摇曳的风灯,踽踽独行,前方是黑暗且未知的,手里的灯是除了月亮之外唯一的照明。

身边呼啸的风声时大时小,风大时几乎要将人掀翻,风小时却只能轻轻卷过指缝,连溪中明月的倒影都不起涟漪。

危机潜伏在泼墨一般的夜色中。

正如曲子进行到高亢部分,低音振聋发聩,如同千军万马,来势汹汹。

兰淅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动作行云流水,反观他的面庞,——双目紧闭、红唇轻抿,眉心间挤出一个小小的“川”字。

音乐构建的幻境中,兰淅在夜色中遇袭。

震音愈发磅礴,连手指尖都敲得发麻,仿佛在同无形的敌人厮杀缠斗。

突然一个刺耳的长滑音,兰淅猛地睁开双目,呼吸急促,长达半刻钟的演奏,疲劳程度完全不亚于长途跋涉。

片刻后,兰淅沉默地阖上琴盖。

有人说这首曲子是作者一生的写照,斗争与冲突,虔诚与信仰,包含了对爱情、哲学的思考,行至最后,不是恢弘磅礴,而是朴实无华,正如每一个人的生命尽头,是如月色流水的静谧恬淡。

兰淅深知,他弹不到尾声,索性中途停下。

他还行走在黑暗长巷中,四周潜伏的危机随时都能将他吞没。

“先知”、纪午,施院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