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72章 朝议(2 / 4)

而且山中多山民,族群混杂,依山而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喜与外人相通,顶天了也就是和过往的商贾换取一些生活所必须的物品。

而且岭南之中,多湿毒瘴气,雨水也多,环境尤为恶劣,对于将领乃至于手底下的兵将们的素质要求极高,要是一不小心着了道,极容易形成规模。

届时莫说是平叛了,怕是连叛贼的面都还没见着,王师就只能无奈的折返,灰溜溜的回京了。

“顾指使此言差矣!”

这一次跳出来反对的,竟然是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中书令黄世钊。

“启禀太后,颍川郡王乃是禹州团练使赵宗全之子,与其麾下家将,皆出自禹州,禹州在淮河以北,岭南却远在西南偏远之地,颍川郡王如何能够清楚岭南之事,更别说领军平叛了。”

曹太后微微点头:“爱卿言之有理,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黄世钊道:“依微臣看来,不如就用岭南当地指挥营的将领,他们大多出身岭南,既熟悉岭南的地形,又习惯了岭南的气候环境,若是能用他们的话,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书令所言,臣不敢苟同,岭南叛乱,当地的官员和将领未能及时反应,派兵镇压叛乱,反倒是叫这些叛贼成了气候,如今事情闹得这般大,岭南的官员和将领们都难辞其咎……”

无需顾二自己与他争辩,当即就有兵部的官员跳出来辩驳。

说的没两句,就又吵了起来。

珠帘之后,曹太后眼睛微凝,眸中闪烁着几缕精光,以前嘉佑帝在时,朝堂之上,群臣们虽然也时有争辩,但却绝不是如今这般模样,三言两语就争的面红耳赤,那里还有半点朝廷大员的模样,简直和市井之中,站街门口,叉着腰,互相对骂的那些个愚钝的妇人们没什么区别。

最后还是韩大相公站出来,一边敲打了几句,这才停了争吵。

嘴皮子利索的,大多都是文臣,武将们要么就是靠着祖荫入的仕途,谋的荫官,要么就是真正的实干派,四肢发达,头脑虽然不至于简单,但嘴皮子显然没那些文臣们利索。

骂起人来不带一个脏字,还能够引经据典,说的你云山雾绕,让你觉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他是在骂你,当然了,前提是你要忽视掉他们的语气和神情。

曹太后也深知这群文臣们的厉害,顾二虽然也读过书,并且还得了举人的功名,若非是犯了先帝的忌讳,被他家那位嫡亲的兄长捅到先帝面前,估计现在已经成了新科进士,老早入朝为官,也成为这些嘴皮子利索的文官一员了。

饶是如此,曹太后也没指望光凭顾二一人,就能辩倒这些文臣。

是以曹太后索性快到斩乱麻,直接准了顾二的奏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