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4章 打算(2 / 3)

而且古代对于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所给与的一系列优待,也让俆章心向往之。

尤其是太祖皇帝那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让俆章对于读书有了异常浓厚的兴趣。

要是真的中了进士做了官,就相当于有了一张保命符呀!至少不用再担心来自于朝廷方面的压力,了不起是个贬官罢黜,家产充没而已,完全不需要担心得罪了皇帝而被刺死杀头什么的。

“对了阿爹,豆腐记得要带老豆腐,不要嫩豆腐哟!”俆章笑着叮嘱道。

“成,阿爹记住了。”听着儿子那作怪的语气,徐青山也笑了。

次日一大早,用过早饭之后,俆章便取出两捆干稻草,叮嘱母亲洪氏帮着把稻草洗净晒干,同时洗的还有两块粗麻布和两个簸箕。

正午时分,俆章从学塾回来,徐青山不在家,去了在建的新房那里帮忙,徐青福和徐青禄还有村里的十几个汉子都在那里。

“阿娘,阿爹给我带的东西呢?”俆章放下书篓看到正在灶房里头忙碌着的洪氏便迫不及待的问。

“都在灶房里头放着呢!”洪氏的声音从灶房里头传出来,袅袅的炊烟从屋顶的烟囱出口然然升上半空,如云似雾。

“在哪儿呢?”俆章急匆匆进了灶房。

洪氏正在煮菜,:“豆腐在案台上的瓮里,诺,就那个盖着盖子的,茱萸和花椒就在边上。”顺手一指床边的案台,一个三十多公分高,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的光口瓮贴着墙放着,旁边还有几个小包,都用草纸包着。

俆章走到案台边,打开一看,只见里头整整齐齐堆放着八块豆腐,都是十公分左右的大小,泡在冰凉的井水里头。

俆章喜滋滋的把装着豆腐的瓮抱了出去,分量还不轻。

把豆腐一块块取出来,放到洗赶紧的簸箕里头,放在屋檐下,搭在长凳上,等着沥干水分。

圆形的簸箕很大,直径差不多有一米,放八块豆腐绰绰有余,俆章又把晒在院里的干稻草收了回来,准备均匀的铺在另一个簸箕里。

“五哥,你把稻草铺在簸箕里头做什么?”

徐晴拿着一个拨浪鼓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看着忙碌的俆章很是好奇。

俆章笑着说道:“当然是做好吃的。”

一听说是吃的,徐晴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做什么好吃的?可以分我一点吗?”

小丫头并没有直接动手去抓豆腐,而是懂事的看着俆章,眼里满是希冀。

俆章笑着道:“等做好了,第一个就给我们家小六尝。”

小丫头顿时便喜笑颜开,乐滋滋的道:“五哥真好。”

俆章已经在簸箕里头铺满了稻草,还剩下一大半,待会儿在另外一个簸箕里头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