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仙侠小说>剑荡燕云> 第七十四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七十四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2 / 3)

而在距离蜀地千里之外的北面,为了趁着这场灾祸谋利,一股一股的力量在奔走运作着。

位于大宋北部军事重地的定远军保州城,刚刚被任命为崇仪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的杨延昭,端坐在保州城驻军营内,听着手下斥候的回报。

斥候传来情报,辽国正在调集军队,似乎有南犯之意。保州位于宋辽边界,对于辽国的异动,总是最先发觉。朝廷前些日子向边关的将领们下达旨意,要密切关注辽军的异动,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杨延昭在辽国待了将近二十年,对于辽军的战术集结和方式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在斥候禀报这一信息时,皱起了眉头。宋辽多年征战,双方都时刻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这些年宋军势微,一直都是辽军在掌控着战场主动权,所以辽军时不时的集结军队,来恐吓宋军,待的宋军也调整大军紧绷起神经准备应战时,便又散去大军,一次次狼来了的举动,似乎在故意戏弄宋军。虽是如此,宋军也不敢大意,时刻都准备着,毕竟不知道啥时候狼真的来了。

南面,梓州城,为了维持这场对峙所带来的消耗,梓州知州张雍不断的穿梭于各个豪绅大族之间筹集钱粮,并鼓动他们派出家中的家丁护院协同官兵守城。

另一方面,张雍命令征集的民夫队四处拆除寺庙和道观,把里面房屋和家具等木材全部拆下来制成弓箭的箭杆,又把寺庙和道观内黄铜铸成的佛像和三清像化成铜水,让铁匠铺打造成箭头制成箭簇,以缓解城头守城军备物资的紧张。

而城下义军的中军大帐内,作为二十万大军的主帅,征东将军相贵一言不发的望着大帐内挂在墙上的那张简易草绘的梓州地图,在思索着什么。

梓州城乃是蜀地仅次于成都府的坚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内又有充足的粮草和军械,似乎早就准备着义军进攻的到来。

更让相贵恼火的是,梓州的知州张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此人未雨绸缪早在几个月前趁着秋干物燥,就命人把梓州城附近十余里的山林付之一炬,为的就是不让义军借山林树木制造攻城器械。

义军今日攻城所用的云梯和撞城门的圆木,乃是从十余里之外的山林处伐木制作的,从制作完成到运到前线攻城,费了好多的时间和精力。

除此之外,几个月前,张雍还征集前来梓州城讨生计的灾民们,拓宽和加固了城外的护城河,并在上游修筑了堤坝,把河水拦腰截断,蓄存在上游的河道。

义军前来进攻梓州时,并未注意到上游蓄水的情况,从西川而来的义军以为梓州也像西川那样大旱,护城河也没有水了,还正在为省去了一道阻碍而沾沾自喜,不料就在前日攻城最为紧要之时,梓州城内守军派出一股小部队悄悄潜行到河道上游蓄水区,挖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