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节(1 / 6)

“河祭?是祭奠河神吗?”

三叔点点头:“没错。也有一说是河妖,不管是河神还是河妖,都是滋生在河水之中的一种灵物。靠河水吃饭的一些行当,比如河工、渔民等等,出河出海之前,都要祭奠河神或者海神。以祈求河神庇护,保佑大河两岸风调雨顺。出河顺利,平安归来。”

对于三叔所说,我是知道一些的。在我国的一些特殊的地方,特殊的行业,的确是有一种他们独有的风俗习惯。更多的,我想是他们想祈求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对于这种祭祀是否有用,还有待考证。

对于这种祭奠河神的典故,历史上也有不少。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有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说魏王派西门豹去邺治理。当地的巫婆说漳河的河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做媳妇,要是不给送去,就要发水,淹毁田地。实际上是当地官绅借巫婆敛财的一种手段。西门豹不信邪,当场将巫婆和官绅都扔进了河里。并挖渠引水,每年都风调雨顺,收成颇丰。

还有著名的诸葛亮祭祀河神的典故,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横渡泸水时遭遇了瘴气和毒液,触水的士兵就会变得体弱多病甚至死亡,难以继续行军。此时孟获鲜言,让诸葛亮按照当地习俗进行河祭,杀掉四十九个战俘,用人头做祭,以求顺利渡河。诸葛亮自然不愿意这样轻易杀掉战俘,便用面粉和米酒揉成团,里面塞入牛羊肉,再在表面刻出人的五官,仿制成人头,供奉给河神。此举果然有效,在祭祀了河神之后,瘴气退去,大军才得以过河。这种仿制的人头被取名叫做“蛮头”,也是最初馒头和包子的雏形。

听三叔提到了河祭,我便问道:“是当初修桥的时候,他们也进行了河祭吗?”

三叔点点头:“这种河祭虽然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但是那些常年在水上作业的施工单位和工人,却是极其信奉这个。他们每次施工前,都要进行一次河祭。对于这个,官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搞出大的动静就行。不然要是被扣个封建迷信的帽子,对上面也交代不过去。”

“那一定是河祭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忍不住问道。

三叔脸色很不好看,听我问起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当时河祭的时候,发生了点意外。后来为了工程顺利进行,官方对消息进行了封锁。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也是费了不少劲才打听出来的。”

我问道:“又是找的你那个领导朋友吧?”

三叔祭点头承认:“没错。也是巧了,当时那个维修工程的总指挥,现在正是我那领导朋友在仕途上的竞争对手。我那领导朋友也就收集了一些当年河祭时候的证据,想以此来攻击对方。所以情况他掌握的还算清楚,也都直言不讳地告诉了我。”

我心里暗想,这仕途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