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寻宝神瞳>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个巨宝即将出世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个巨宝即将出世(2 / 3)

擦掉一部分粘着的土,他仔细看看,随后喊道:“棕熊,提一桶水过来。”

一桶水很快送到,李墨捧起水浇到陶器身上,又仔细擦擦,终于露出真容。

黑色陶器身上刻画着好多奇怪的复杂符号。

他用指尖轻轻的触摸着,明显是陶器烧制成功后再用硬物在表面一笔笔刻画出来的。

这是文字?

李墨看到露出来的其中一个复杂符号看起来有点像某种动物的形状,但又无法辨明清楚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

说到文字起源,最早被定义成文字的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目前为已经出土的甲骨文数量有四千多个,但真正辨识出来含义的只有一半。

李墨对甲骨文不了解,只是看过一点文献资料,所以看到陶器身上刻画的复杂符号感觉有点像某个甲骨文。

“棕熊,没有我的同意,不准再有其他人下来。”

一直陪在旁边赵广亮也看到了陶器身上暴露出来的十几个符号,他多少也有点眼力,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却明白在这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很可能有一个巨宝即将出世。

它会引起整个文化界和考古界的震动。

赵广亮能明白李墨的意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谨慎。而且如果这个陶器身上真的是某种文字,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那所代表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李先生,你觉得这些像是某种文字吗?”

“有这种猜测,其实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在甲骨文之前,也就是文字的远祖是陶文,就像这种刻在陶器上的符号。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此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

“可惜专家无法破译出那些陶文所代表的意思,也无法从陶文和甲骨文之间找出有任何相似,或者相关联的地方。对这些陶文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认为是一种‘记号’,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不管是何种结论,其实他们也都认为那些已经出土的陶文和后来的甲骨文都找不到任何关联的地方,也无法翻译出它们所具有的含义。”

李墨说到这里,用手指指其中一个复杂符号说道:“这个符号和甲骨文很相识,至少在形式上很接近。我把这个陶器先挖出来,再看看它的外壁上到底刻有多少这样的符号。”

大概花了半小时左右,一个巨大的陶器出现在几人面前,它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