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紫塞秋风> 第一百零一章 先代英灵(下)

第一百零一章 先代英灵(下)(2 / 4)

最凌厉的招式,全部落在了刚才的这一击上。

他有心不留活口,是以,用上了全力,可谓相当凶险,和赌命差不多。

他的‘一丈威’能得手,完全在于出其不意,却并非招式多么高明。

若是第二次使用,恐怕死得就是他。

当然,更重要的,是补刀乃是他,作为一名边军士兵的习惯。

从入伍第一天开始,老梁头就教导杨霆风如何在战场上补刀。

说到补刀,这就不得不说打扫战场。

首先,打扫战场也是个专业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处理不好也会有麻烦。

冷兵器时代,不像现代战争,往往能持续很长时间。

而在这样长久的时间里,每次作战后,双方都会派出一部分人到战场收集本方士兵尸体。

而在打扫过程中,他们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其一,便是缴获战利品,这一点很重要。

古代,生产力低下,尤其是战乱的时期,军械物资更为重要。

第二,便是粮草。

一旦失败方溃败,根本没时间带走。于是,便成为了胜利者的口粮。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对敌我双方都有消耗,有生力量损失是一方面,物资损失其实更致命。

其二,便是回收兵器

除了缴获敌方的物资,回收己方的武器很重要。

古代生产力低下,武器制作周期很长。如果这些武器不回收,像箭镞之类的消耗物品,消耗远比制作要快得多。

其三,便是处理尸体。

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如果尸体不处理,妨碍继续作战是一方面。

可是尸体腐烂,会产生大规模的疫病。

所以,古代一直有大战之后有大瘟的说法。

而处理尸体,方法有很多。挖个大坑埋掉,是最常用的方法。

除了埋,就地焚烧也是一种,不过,为了节省军力,这种方法并都不会采用。

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一旦战事结束,大军往往从一处战场迅速转移至另一处,或者干脆班师才是正常操作。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乌鸢啄人肠,衔飞挂枯枝。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才是一场大战后,真实的场景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

检首。

也就是俗称的数人头,这点其实很重要。

战场上,很多士兵当时只是昏迷,却并未真正死亡,要是发现还有口气,或者装死的敌方士兵,需要我方进行补刀。

其次,因为首级军功制度的存在,割下脑袋还要算战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