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不愿意(2 / 3)

。 “不用问了,肯定是她写的。” 薛老抬手说,“这是她杜家的家学,晏平兄的孙女差不到哪里去。两个汉代陶猪,一个家猪一个野猪那个,就是晏平兄捐的。” “老师您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一点就通,不是不知道,只是尊师重道。 杜蘅的心也在打量这个上海男人。 夏教授又往后翻几页,翻到地质结构以及河道分析那一页。 橡皮筋充当眼镜腿的地质学者马上指着说:“杜蘅同志啊,你的推断完全正确。与合阳岭相距三四里的那条平行岭,是条河床没错,而且就是古河道!” 地质学者顺便汇报,先前看过,墓葬位置有盗扰痕迹,加上造纸厂放水对土壤破坏大。他认为,越早抢救发掘越好。 “真好,真好。” 地质学者看杜蘅。 再看陈顺,像在夸她的推断,又像在夸两人天生一对。 这些都是很学者腔的话。 帐篷里的气氛很好,他们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说话。 无所顾忌有时也是身份的一种外在表征。 这一群人脸上完全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连挨打的那两个也是一样,各个眼里有光,对即将展开的工作充满激情与信心。 杜蘅看着满头白发,面带笑容的薛老。 晏平兄。 很久没人这么称呼过祖父。 也没人敢当众说出她的家事,乍然一听,有些陌生,这种陌生感让她一时不能适应,怔怔的。 肩膀感受到一团暖意,是陈顺在身后用胸口撑她,男人胸肌是热的,也是软的,很软很软,她知道手感有多好。 回忆那种手感,她会收获安宁。 “这样,你先把那个铁质的车軎拿来,我们看看。” 夏教授说,“玛瑙珠能不能也找找?哎,虎噬羊金饰片丢了真可惜。明天你来这里报到,和我们一起进行发掘工作。” 杜蘅摇头。 “学校,还有我的课。” 她回答得很小声。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看向她。 忙着倒茶的薛燕妮也呆住了,扭头看过来,心里话全写脸上。她不相信有人会拒绝一件见证历史的大事,还拒绝这么痛快。 馆长葛田急坏了,真急,一个劲儿地劝:“杜老师,这可是大事,上课让其他老师代一代嘛。” 要是挖出什么来,陈家坝连同整个县可就出大名了。 杜蘅垂着头。 她的安静,似乎带点怯弱。 夏教授和地质学者对看一眼,加入劝说行列。 铁质车軎。 鋄金银工艺。 虎噬羊纹饰,《史记》中的“塞人”。 “杜蘅同志,你应该知道这会是个大发现。” 话音未落,一只手猛地从斜刺里劈过来,一下把装订成本的信稿捞走。夏教授没来及反应,手就空了。 “不愿意?行。年轻小姑娘有男人就吃不了苦头了。走吧,让她走。” 江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