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1 / 2)

赵高道:“他们窝藏帝国要犯,不肯听从陛下书同文的旨意,本就断首之罪,免其连坐之刑已是法外开恩。只是涉及儒家,自然要先向丞相告知。”

水再度滚沸,赵高适时续上一杯茶水。

李斯把玩着腰上压袍裾的玉珏,没有再去碰那陶杯:“一切以陛下安危为重,以帝国利益为重,中车府令大人不必顾虑斯。”

赵高得到心满意足的答案,一国丞相看似斯文,却是一个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可以欺师灭祖之人,连一句为儒家求情的话都不屑出口。

如此,方可以利诱之。

作者有话要说:这段给大师兄打call,犹记大师兄第一次卖萌是公孙大娘跟着扶苏拜访儒家露出真容那一刻,子房颜路都算淡定,只有大师兄给了镜头被落差砸晕懵比露出求安慰但是又拼命忍住的表情,萌。

后来大师兄与子房辩论的那一幕实为经典,大师兄不是胆小不是懦弱,他只是知道自己肩负了让儒家传承的使命,不能让整个儒家涉险。

大师兄的关键字,就是承担二字。

这标题的谦谦君子,既指颜路,也指大师兄。

我写天问献给秦王,是因为历史上貌似祖龙陪葬的礼器中就有天问。

科普,来自度娘: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当然那个时候喝茶还要放姜葱蒜香料啥的,不知道是啥味道。

第六十七章 风雨如晦

东郡,农家。

黑麒麟到来的时机正好,除了为卫庄的下一步棋做好伏笔之外,还带来了东郡的消息。

彼时,卫庄已经见过农家叫做韩信的那个男人,对于惊鲵的身份大致猜到了几分。

他和盖聂曾经分析过,农家乱局中,惊鲵的目的必然是侠魁之位。即便他自己不做侠魁,也会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